罗森|罗森争抢便利店C位
罗森计划在2025年前在中国铺满一万家店。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21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罗森的门店数为3256家,首次超过门店数为2967家的全家便利店,成为在华数量最多的日资便利店品牌。
按照罗森的设想,接下来4年的年均开店数量要达到近1700家,才能在2025年达成万店目标。
这个开店目标定得并不小。罗森1996年入华,历时25年门店数才突破3000家,如今想在每年完成1700家门店的布局,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不过,罗森跑马圈地的野心早已摆上了台面。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的《中国便利店TOP100》系列榜单,罗森2018年、2019年的门店数分别为1973家、2707家。2019-2021年,罗森每年的门店增速分别为37%、20%,远超同期增速为11%、4%的全家。
文章插图
全家在刹车,罗森在加速。
历时25年的盈利期便利店是一个公认难赚钱的行业。
因为要满足年轻客群即时性需求,便利店在选址上较为受限,主要以商业区与画像偏年轻的社区为主,承担着较高的租金压力。
早期便利店首选白领聚集的核心商业区,如今随着近场业态的兴起,社区已经超过商业区成为便利店们的首选场景,但房租成本依然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调研,在主要费用占25.8%的成本结构中,房租成本占6.5%。一项可对比的数据是,同样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样本企业的房租占比为2.5%。
但这并不是最高的成本项,职工薪酬以8.2%的占比居于首位。
文章插图
零售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营业面积和夫妻老婆店相差无几的便利店,用工人数却是夫妻老婆店的2-3倍。
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选的金牌门店中,79.2%的门店正式员工数量集中于3-6名,11.7%的门店正式员工数量为7-11人,此外,还包括一部分的灵活用工。
文章插图
便利店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消费频次高于一般社区店,员工需要随时补货、陈列。由于店内短保(保质期1天)商品较多,及时报损的工作量也并不小。
店内需要人手最多的品类,莫过于鲜食,即饭团、三明治、关东煮、甜品、快餐等即食商品。一般而言,鲜食区至少会安排一名常驻员工,高峰期会有2-3名员工同时去鲜食区帮忙。
数字化植入较好的门店可以减轻人员压力,如便利蜂引进鲜食自动点餐机、冷饮自动补货机、自助结账机等职能设备减少一定的工作量,但出单、拿取、加热等程序依然需要人工,高峰期仍需补充人手。
房租、人工、商品损耗是可以看得见的前台成本,还有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后台成本是供应链。
鲜食被认为是便利店区别于其它社区店的核心品类,毛利30%-50%的鲜食也是其盈利的关键品类。但自建鲜食工厂的资金投入要以千万人民币计算,并且需要品牌拥有至少150家门店才能完成产量消耗。
这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投入,况且供应链投入是长线战役。尽管便利店被认为是遵循规模经济的业态,但由于开设形式为实体店,形成规模的过程中也需要品牌尽快跑通单店盈利模型,提升门店的整体盈利能力。
便利店作为重资产行业盈利本就不易,日资便利店在中国更是处境艰难。
一方面,日资便利店花了很长时间用亏损换取消费者习惯培育,同时在努力契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调整品类结构、迭代产品;另一方面,日资便利店在中国失去了两项收入来源,一项是代缴费、卖票、打印、收发邮件与快递等生活式服务,另一项是外资零售在中国没有香烟售卖权。
推荐阅读
- 左鹏飞|“天才少年”左鹏飞:被阿里、腾讯争抢,后以201万年薪入职华为
- 实体|都说实体店不好做,便利店为什么却越开越多?4点原因太现实
- 生鲜|便利店的新故事
- 新闻记者|薅遍成都羊毛之便利店三巨头聚齐,哪家最值得一薅?|封面天天见·逛姐出街
- 便利店|一元一个脱单盲盒,"线上月老"是门赚钱的好生意吗?
- 综合保税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有了进口商品便利店
- 京东便利店|大量京东便利店倒闭,店主说出实情开得越久亏得越多
- 内外贸|两部门发文:鼓励连锁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等销售“同线同标同质”产品
- 新策|脱单便利店、桃花盲盒...年轻人为获“爱情密码”频出“新策”
- 罗森|把罗森便利店买空需要花费多少钱?日本网红亲自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