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明神宗的痛苦:生前为一时冲动买单,死后还不能与最爱的贵妃合葬

前言:上世纪五十年代 , 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景区中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被打开 。由于准备不足 , 定陵的考古 , 称得上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后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 神宗皇帝以及两位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尸骨棺椁均被破坏 , 又留下了难以挽回的遗憾 。
明神宗的尊号是“显皇帝” , 可见孝端显皇后是皇帝的原配 。但是历史上的孝端显皇后仅比皇帝本人早死了三个月 , 那另一位孝靖皇后又是谁呢?她是因为得宠 , 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才得以与朱翊钧合葬?
定陵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动工 , 前后历时六年才最终竣工 。定陵在设计之初 , 就留下了三个棺床 , 一个给神宗 , 一个给孝端显皇后 , 但另一个却是留给郑贵妃而不是孝靖皇后的 。郑贵妃是神宗最爱的第三子福王朱常洵的生母 , 可怜朱翊钧生前不能立爱子为皇太子 , 连死后与爱妃合葬的愿望也无法达成 。这一切的一切 , 都发生在他对孝靖皇后一时冲动所酿成的苦果之中 。
明神宗|明神宗的痛苦:生前为一时冲动买单,死后还不能与最爱的贵妃合葬
文章图片

皇太子生母葬礼:牵动皇太子之位的激烈斗争
对于皇贵妃的葬礼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礼仪 , 始纂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大明会典》其实说的很清楚 , 神宗的意思是按照“世庙皇贵妃沈氏”的成例办理 。沈皇贵妃 , 是神宗祖父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子 , 死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 。
礼部官员对于神宗的旨意提出异议 , 认为王皇贵妃是皇太子的生母 , 不应该与普通皇贵妃待遇相等 。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淑妃、穆宗皇帝的生母杜康妃去世之时 , 孝宗和穆宗并未被册封为皇太子 , 二妃本人也并未被封为皇贵妃 , 然而当时大家都知道孝宗和穆宗就是皇储 , 所以对于二妃的丧葬礼仪都安排得非常隆重 。以此而论 , 王皇贵妃更应该风光大葬 , 天下才能安心 。
戊午 , 礼部奏皇贵妃薨逝 , 合行事宜奉旨照世庙皇贵妃沈氏例行 。但臣历查我朝皇贵妃薨逝 , 俱未有诞育东宫 。惟宪庙淑妃为孝宗敬皇帝母、世庙康妃为穆宗庄皇帝母 。然其薨时 , 皆未封皇贵妃 , 未经册立东宫 。当日礼仪 , 俱拟从厚 。况今皇贵妃既膺封典 , 皇太子册立东宫已久 。尤天下臣民观望所系 , 礼仪更当加隆 。—《明神宗实录卷四百八十七》
为何皇太子生母的葬礼会引发朝野的关注?因为在万历三十九年这一年 , 福王朱常洵仍然悠哉游哉地待在京师 , 时时觊觎着皇太子之位 。换句话说 , 高规格办理王皇贵妃的丧事 , 就是对皇太子朱常洛的变相认可 。
明神宗|明神宗的痛苦:生前为一时冲动买单,死后还不能与最爱的贵妃合葬
文章图片

由于此前定陵竣工之时 , 在地宫中便设置了一帝二后的棺床位置 , 故而朝野上下对于王皇贵妃的葬所极其瞩目 。神宗足足拖延了十个月 , 才在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七月将王皇贵妃安葬于天寿山陵区内东井左侧的平冈地 , 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
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庶长子是英宗朱祁镇 , 但他的生母宣宗孙贵妃很快顶替宣宗的原配胡皇后 , 成为新一任皇后 , 所以她死后自然要与宣宗合葬 。第二位庶长子是宪宗朱见深 , 他的生母英宗周贵妃虽然没能复制当年孙贵妃的奇迹 , 但她死后还是得以与英宗及其原配钱皇后一起合葬茂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