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盲盒实战分享与总结
【 商品|盲盒实战分享与总结】编辑导读:童年时,我们沉迷于玩具;长大后,我们沉迷于盲盒。有网友戏称,怎么被割韭菜的总是那波人。盲盒经济的发展让企业纷纷开展相关的产品和功能,那么,如何用盲盒让转化率翻倍呢?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插图
一、盲盒实战结果:新客转化率提升100%“2021年7月21日,盲盒功能上线,该功能转化率为大盘新客转化率的4倍;7月23日开始,为盲盒功能导入更多流量,稳定后整体新客转化率提升近100%。”
文章插图
多少从事C端或增长的产品经理,都期望着自己的某个需求,能让产品核心指标的增长能出现上图一样的曲线。幸运如我,在今年7月通过设计一个游戏化的盲盒需求,让平台新客激活首日转化率翻倍。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我自己从盲盒背后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角度出发,总结了盲盒能有效的“三个要素”;在实战过程中,我自己也秉承这三个要素来进行设计,最终确认有效后,在此与大家分享。
二、盲盒有效的三要素首先,我们先将这里要讲的盲盒做一个简单的定义:“盲盒是一种将一组商品提供给用户参考,用户以一个固定的价格购买,随机获得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商品的交易模式”。
网上有许多人在讲盲盒的原理和逻辑,但鲜有人能讲清楚其背后的本质。
关于盲盒为什么会有效?有人说盲盒利用了好奇心;有人说是因为有隐藏款;还有人说是因为商家在炒作等等。但这些对盲盒的拆解都过于抽象和表面,无法帮助理解盲盒背后的逻辑,也就无法将其灵活运用在各位自己的业务中。比如,如果说认为盲盒是利用了好奇心,那么什么是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能提升用户动机?如果这些想不明白,其实就并没有真正理解盲盒的价值。
本文从盲盒如何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出发,提出“盲盒有效的三要素”如下:
- 要素1:选择无关紧要;
- 要素2:放大期望收益;
- 要素3:保底收益为正。
要素1:选择无关紧要首先,盲盒的模式几乎剥夺了用户做选择的权利。用户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具体商品,只能随机从一组中获得一个,但这不一定是坏事。
“做选择”这件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拿买衣服举例:用户可以从不同样式的衣服中,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样式;又或者,用户可以从不同的尺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尺码。在这种场景下,“选择”本身是有价值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就不适用于盲盒模式。
但还有一些情况下,用户存在“选择困难”,又或者选择本身是不重要的。或者用一个公式来说:
当用户“做选择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通过选择获得的收益” 时,我们称之为“选择本身不重要”。盲盒经济也必须要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适用。例如,用户需要从20种相似口味的糖果中选择一个时;又或者,当用户需要“丢硬币”做选择时,这些场景则可以适用盲盒。因为此时剥夺用户选择的权利,并不会给用户带来损失,甚至能带来价值。
*实战策略建议:在选品时,需要做到有普适性,从而达到选择无关紧要的效果。此外,商品不能太过重要,例如买房或买车这种场景,哪怕具有普适性,因为选择过于重要,而不适用于盲盒。一个相对成功的例子时:某电商产品中做的服装盲盒,为了达到普适性,只是将同一个款式的不同颜色作为盲盒的商品组合,而不是跨越很多不同的款式,这样的设计就符合做盲盒的这个条件。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内衣|电商家坦言这5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 疫情|台州在全省率先开展大物防联控 全链条监管进口商品疫情防控
- bB2B营销平台搭建实战(四):“千人千面”的官网内容营销体系
- 商品|酒店自动售货机:减轻退房查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