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语言贫乏症”思维导图来了:网络迷因“梗”住了谁
又被他:“语言贫乏症”思维导图来了:网络迷因“梗”住了谁
大众网·海报新闻 采访人员 孙蕊 沙斯媛 济南报道
叶良辰之后出现了歪嘴龙王、火星文之后缩写文化异军突起……网络语言迭代的速度令人诧异,昨天还是互道你好的“打工人”,今天就成了走在路边的“迪士尼在逃公主”;当你还在说“不会吧不会吧只有我觉得不好看吗”,别人已经在鞠躬表示“是个好活,就是有点烂”……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怀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为什么永远跟不上互联网的“热饭”?
“迷因”(meme)又称“模因”,含义约等于“文化的基因”。在互联网时代,迷因演化出了网络迷因这个概念,指一夕之间,在互联网之间通过社交平台、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被病毒式传播,一举成为备受瞩目的事物。网络“热梗”的发展,或许能从迷因传播之中,窥到一些规律。
江山代有热梗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盘点网络平台的流行热梗,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一时爆火的热梗背后的话术和逻辑都有迹可循。如下图所示,网络“梗”文学大致可分为阴阳怪气、青春伤痛、缩写文化、土味情话、自信爆棚等五类。我们以其中几个小分支为例,一起了解下它们的特征和常见句式。
“梗”文学又被称作“语言贫乏症”,据说是长期读书少导致的
1.废话文学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是对废话文学的最好阐释。典型的废话文学有“现在单身的人,一定还没对象吧”、“这么晚还没睡的人,应该还没睡吧”等,它们看似是废话,实际就是废话,其主要特征为一句话分成两次说,前半句陈述+后半句重复,两句话又是同一个意思,字里行间绝不掺一点有用信息。
2.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当你想达成某种目的时,给对方发一大段类似琼瑶剧的发疯抓狂式话语,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强烈情绪,因被网友应用于催单发货而爆火网络。正如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谈到,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发疯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于社交认同的需求,以及网络社交背后人们无法割舍的对于他人情感投射的关注度。
3.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的“精髓”之处在于假装不经意地炫耀出自己的想要秀的东西,故作随意地流露出贵族烦恼,是一种看似抱怨,实则暗喜的高级炫耀手法,其突出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以下是几则“凡学”赏析:
看不懂的网络流行语,蚌埠住了
对于网络平台频频出现的各类热梗,网友们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部分网友或因其新奇搞笑、或为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而纵身一跃,冲入流量大军,他们热衷学习模仿、夸张复刻,在各类社交平台二次加工创作,吸眼球、博关注,誓要与他们所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流行“梗文化”一起发扬光大。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网友对此表露出了不解。浏览社交平台,随处可见的“yyds”(永远滴神)、“xswl”(笑死我了)、“u1s1”(有一说一)让一位网友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会吧,只有我看不懂这些缩写吗?这玩意实在太像我家猫乱踩键盘蹦出来的!”
大v@王左中右 对于缩写的批判
的确,现代《新华字典》里明明有52万个词语,可在互联网上呈病毒式传播,劫持了很多人的朋友圈、群聊、热搜和评论区的往往却是满屏的网络流行语。古诗分明有“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等集美学意境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情感表述,可越来越多的人只记得“扛不住想你”“在我脑海里跑一天了”等土味情话。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知道如何说话,“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