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明末四分天下
李自成起义是明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明朝经历嘉靖、万历、天启三朝的积弊,已经病入膏肓,到了崇祯年间全部爆发,加上天灾人祸不断,各种征兆都预示着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历史尽头,和历朝历代末年的结局相同,中原大地处处烽烟,农民起义不断,而明朝末年恰恰是各路豪杰并起的年代,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无论其中哪一位单独放到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必将成就一番霸业 。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28个人逃进了荒山老林,借着河南大灾的机会硬生生又拉起了几十万的队伍!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实在太难了,摁下葫芦起了瓢,常常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好不容易把农民军围了,东北老邻居又打到京城了,好不容易在边境搞出点战争成果,农民军又到处闹腾,闹腾来闹腾去终于闹腾亡了,崇祯还算是很有骨气的一位皇帝,闯逆进京,君王死社稷,崇祯一死,形势陡然一转,变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 。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李自成和“印章”谜团
东北的八旗军对中原虎视眈眈,刚刚进京坐上龙椅的李自成得意洋洋,而到处打游击的张献忠也到四川成立了大西国,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在各路藩王的勾心斗角中天天打群架,都想过一把皇帝的瘾,一时之间皇帝、监国无数,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明明还有百万兵力,却都损于内耗 。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清军在关外一时半会进不来,张献忠与李自成比,自然是难以匹敌,顶多算个地方诸侯,所以当时统一中国希望最大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明朝很多士大夫在谨慎估算形势之后,大部分都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各地明军残余势力纷纷投降倒戈,一时之间,大顺政权竟有天命所归之势,统治地盘也迅速扩大 。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在四川发现的了三枚四百多年前的印章就与大顺政权有关,分别是:“罗江县契”“仪陇县契”和“夔州防御使符”,有不少朋友看到这三枚印章的内容可能会有疑问,今天我们刻的印章大都是“XX之印”,可这三枚印章为何如此特别,分别称为“契”和“符“呢?实际上这三枚印章都属于李自成时代的产物,当时清初无锡计六奇所撰《明季北略》对李自成这一奇怪的做法做了记录: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其中卷廿“李自成改制度”说:“废舆乘马,大篆曰符,小篆曰契 。大顺政权的各级官吏所用印章都称“符、信、契、记”四字 。
那为啥不用“印”字呢?原因就是为了避李自成父亲的名讳,李自成的父亲本名李守忠,当然还有几个小名,比如李印、李务等等,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也迫不及待的想感受一下皇家尊严气派 。
四川|四川发现三枚明末李自成农民军铜印,否定历史定论
文章图片

西安建国后“册封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并颁讳法于天下 。”文献记载李自成入京后事云:“自成登皇极殿,据黼座 。牛金星檄召百官,期二十一日俱集于朝,禁民间讳自成等字 。”明末清初《怀陵流寇始终录》卷一八记这年四月初一日云:“伪礼部示闯贼先世祖讳,如自、印、务、光、安、定、成等字悉避 。”
据历史学者不完全统计,大顺政权避讳的字有:“世、辅、海、守、忠、印、自、成、务、明、光、安、定、令、闯等十五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