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文章图片

所以这一战也是卫青的成名之战,让他真正地走上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舞台,开始了自己的战争生涯 。
整体来看,在这场战争中,汉朝军队损失将近2000人,汉朝的军队损失远远大于匈奴,但是为什么这一战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呢?
卓越的军事才能
当时四路大军出击,除了李广和公孙敖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卫青和公孙贺都没有遇到匈奴的部队 。
但是和公孙贺不同的是,卫青胆大心细,判断出匈奴左贤王的部队都在和李广对抗,内部肯定空虚,所以大胆率军长驱直入进入腹地,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文章图片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卫青的军事能力出众,初次领兵就能够做到准确地判断和大胆地出击,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保全了汉武帝的颜面
四路大军出击,一路损兵7000,一路全军覆没,主将被俘,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带领的部队打败了匈奴并斩首俘虏了700余人 。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文章图片

从整体来看这次与匈奴交战双方的损失对比非常难看,所以卫青的胜利算是汉武帝谋划这次战争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保住了汉武帝的颜面,自然是龙颜大悦,对其更加看重 。
汉朝抗击匈奴第一次获胜
龙城之战之汉朝初期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首次获胜,也是汉武帝与匈奴对战的首次胜利 。
在龙城之战之前,汉武帝和主战派的大将王恢谋划过一场马邑之围,但是由于计划不够周全,导致汉朝的30万大军无功而返 。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文章图片

马邑之围的失败动摇了汉武帝在群臣中的威信,他打击匈奴的政治抱负也一直受到群臣的反对 。
所以龙城之战的胜利,向群臣宣告了,匈奴人不是不可战胜的,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
卫青|龙城之战,明明是一场败仗,为什么反而让卫青一战成名?
文章图片

同时也坚定了汉武帝坚决打击匈奴的政治构想 。
因此龙城之战后的十年内,汉帝国一共发起了八次对匈主动出击,并且将匈奴的威胁彻底消除 。
总结
龙城之战:
开启了卫青的军事生涯;
开启了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军事谋划;
也开启了汉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正式反击 。
我想这应该也是当初王昌龄引用这个典故的原因吧!
最后我们还是以王昌龄的那首诗来结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