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辛巴选品严不严?快手电商到底靠不靠辛巴? 关注( 三 )
而到了2020年10月,31位主播累计直播时长更是降至780个小时,与19年10月的1295个小时相比,两者差距同样高于四成。
31位主播在2020年10月的平均直播时长,仅为25小时,这个数据,与今天的快手平台上,动辄每天直播12小时的部分服饰主播而言,几乎是“空屏”的程度。
譬如,壁虎看看10月直播带货榜GMV TOP50中,主播“亨帝诗-717”单人的直播时间就达到了187小时;壁虎君知道的是,在快手上,还有更多主播,每个月直播长达200小时,甚至更久。
家族的困惑:转型,还是被动“掉线”?
其实,并非是这些家族主播们水平“掉线”了,而是快手电商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这些主播们的上升速度。
家族模式的诞生,实则也得益于快手平台的“普惠”原则,在平台发展早期,自发生长,成长一股独特的力量。
当2018年快手电商全年GMV为9660万元时(没错,这个数据甚至比不上现在许多主播的单场销售额),家族主播的打赏PK模式,不仅抢占了快手的首页,更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平台中的鲜明IP。
但当快手的GMV从全年不到1亿元,到现在的半年破1000亿元,其1000倍的成长速度,并不是主播个体或者团队,所能轻易追赶的。
池子大了,谁都会在风口里来分一杯羹。
现在,不仅达人主播、商家数量多了,长期培育下成长起来的电商粉丝也在不断增长;在审美疲劳与个人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背景,家族型的主播不得不面临自身转型的困境:保持人设进行“情义”带货?还是尊重选品,成为合格的电商主播?
有的主播,在努力进步融入主流;有的主播,还在原地踏步?
残酷的事实是:当拥有3000万+粉丝的大V主播,在苦恼着为何直播间的10万+人气,不能等比转化成8位数、甚至9位数的销售额时,以徐小米、石家庄蕊姐为代表的电商主播,正在通过诸如小店通的引流工具,为自己的直播间带来真正有消费力的“购物粉”。
诸如瑜大公子、李宣卓这样由MCN机构培养的专业主播,以及娃娃、芈姐、超级丹等一大批从线下或者传统电商转型成直播电商的佼佼者。
这一群体,拥有媲美辛巴家族主播的带货水平,而且在专业性、职业性上也不逊色,正在成为快手电商新的生力军和代表。
粉丝,不再是大V主播的大杀四方的上方宝剑,更何况是不以购物为目的的粉丝。
家族主播们的困惑,其实是整个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缩影以及阵痛。
迭代中的快手,需要的是哪类主播?
直播电商,作为新物种,在早期野蛮生长,遵循普惠原则,使得一部分达人、主播凭借人格魅力、接地气等特质,收获下沉市场用户喜爱。
但直播电商的发展速度,让政府、平台、消费者乃至主播商家自身,都不能任其再肆意生长,也正是因为如此,规范化的行业监管,来得又快又及时。
正如快手电商负责人笑古,在不久前的快手年货节招商大会中提到的:“国家对直播电商领域的监管力度越大,行业就会管越更规范,能够极大地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不再出现坑蒙拐骗的商家 ,并且给予优质的商家更多的机遇。”
快手电商在积极践行平台规范化、日常监管制的同时,也任何坚持“普惠”的原则,对所有优质商家敞开怀抱。
“快手对电商业务的核心考核指标并不是GMV,而是治理和生态。快手首先想把直播电商的蛋糕做大,让更多人能够从中获利,收获更美好的生活。”相比于头部主播,快手电商更关心中腰尾部卖家,这不仅是承袭自快手近十年的“普惠”价值观,也是因为快手电商认为“百花齐放”的生态更有利于平台生态和长远利益。
推荐阅读
- 选品|2022年的今天,你知道直播带货为什么会越来越火了吗?
- 辛有志|彭博社解析“共同富裕”,辛巴辛选“直播助农新模式”获赞
- 松鼠|辛巴带货三只松鼠,百万网友公屏质疑,辛巴:不想买滚出直播间
- 辛巴|互联网2021
- 主播|快手VS辛巴,谁先抽身?
- 选品|浙江省消保委:各平台及涉事主播已如期提交整改报告
- 原告|辛巴与时大漂亮正式起诉快手!曾称被限流需自己买流量
- 快手|辛巴起诉快手,此前称其限制自己直播间流量
- 徒弟|辛选回应辛巴与徒弟起诉快手:正常处理流程,并不是真的“告平台”
- 快手|辛巴起诉快手?回应:一个正常处理流程,不是真的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