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三国英雄无数,但要论最精于笼络人心,以识人善用见长的君主,非刘备莫属 。
刘备宽仁,忠厚,乐善好施,深得民心 。从青年时代起,就有不少年轻豪杰依附于他,其麾下尽是能谋善断,忠勇无双的谋士和勇将 。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文章图片

其时,蜀地,也就是西川的土地上,已经建立起了新的政权 。
太安二年六月,蜀地起义军前将军李雄攻占郫城,九月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 。永兴元年,李雄自称成都王,建年号建兴,废晋朝法 。
隔年,永嘉之乱爆发,晋国兵荒马乱,政权衰弱,刘永之孙刘玄趁乱重回西川 。
此时的西川早已物是人非 。旧地有了新王,不认旧主之后人 。刘备的后代虽然是根正苗红的汉室王族血统,不过一族之姓氏,一脉之血统之于历史宏观进程而言,不啻于泡沫之于大海 。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文章图片

刘氏威望早已不复当年 。尽管如此,成汉皇帝李雄仍然念在刘玄乃汉室宗亲的份上,表面上优待于他,否则会使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地 。然而,李雄并非真心与刘玄交好,而是绵里藏针,微笑里藏着毒刺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雄赐给刘玄一个极具讽刺与恫吓意味的封号——“安乐公” 。
天下谁人不知,“安乐公”是司马昭为羞辱刘禅而赐给他的封号,如今李雄将这份羞辱加到了刘禅的曾孙,刘玄的头上,目的有二:其一,以贬低旧主后人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尊贵和权威 。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文章图片

其二,警示刘玄,你爷爷朝欢暮乐,乐不思蜀,才得以苟活,你最好也给我安分守己,只管沉溺酒色,寻欢作乐便好,切勿妄想重夺蜀地,否则叫你性命不保 。
已无回天之力
遥想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占据了天下面积最大的益州和荆州三郡,还加上一个汉中 。其麾下文将有法正,诸葛孔明,黄权,刘巴,武将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个个忠肝义胆,骁勇善战 。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文章图片

那是汉室宗亲刘皇叔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想其身后百年,当年的雄图伟略竟因时运不济,子孙无能而衰败至此,其后代竟需忍辱含垢才能在乱世之中苟且偷生 。
我们无从得知,初代“安乐公”刘禅是否曾在归降后的某一个落叶萧萧而下的秋夜,独自凭倚窗棂,缅怀故土,哀叹天意亡蜀,责备自己胆小如鼠,昏庸无能 。
我们也无从得知,当刘玄在故土之上得知自己被封为“安乐公”时,是否心境苍凉,痛苦难当 。只知道他们都没有在绝境之中选择殊死抗争,而是选择安于天命,碌碌终生 。
刘备|蜀汉灭亡48年后,刘备曾孙重返西川,哪料却又成了安乐公
文章图片

以史为镜,不由得发人深思 。当我们深陷困境之时,奋起与命运搏斗的无畏精神固然感人肺腑,值得敬佩,可是选择对命运让步,对软弱无能的骂名充耳不闻,只求安稳度日的做法真的就错尽错绝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