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所谓“战国四公子”,一般而言都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
他们大都交游广阔,又善能养士敬贤,是当时所在诸侯国中的翘楚,而其中最具盛名的,无疑就是孟尝君了 。
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文章图片

孟尝君在自己的封邑用丰厚的待遇来接纳那些前来投奔他的士人和各国有罪的亡命之徒 。最多的时候竟有数千人在薛地接受其供养,被称为“食客” 。
而焚券市义、狡免三窟、趾高气扬以及鸡鸣狗盗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 。孟尝君借此让自己仗义疏财的好名声传遍了天下 。
不过,孟尝君供养食客的行为不过是为博得个好名声,有意为之罢了 。事实上,孟尝君为人心胸狭窄,心地阴暗狠毒,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豪爽大气之人 。
有一次,赵国平原君邀请孟尝去做客 。到了赵国后,路人闻孟尝君大名,纷纷围上来观看 。他们见孟尝君身材矮小,面貌不扬,不免大失所望,有人还向他大声揶揄嘲笑 。
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文章图片

孟尝君丢了面子,恼羞成怒,当即令门客跳下车来持刀连续砍杀数百人后,施施然扬长而去 。
还有一次,孟尝君与门客们一起吃饭,有人遮挡了灯光,使宾客们看不清孟尝君桌上的饮食 。有位门客因此不满,认为孟尝君对自己区别对待,愤而离席 。
孟尝君亲自拿起自己桌上的食物给门客看,以证明自己吃的和大家一样的食物 。事后孟尝君对此大加宣扬,那位门客最终只能以自杀作为了结 。而孟尝君则心安理得地用门客的鲜血,为自己的好名声又加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
因一句嘲笑的话而杀死数百条人命,一个小的误会竟不惜让人用性命来抵偿,孟尝君心理的阴暗狠毒于此可略见一斑 。
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文章图片

另外,还有两件事也可以看出孟尝君的为人 。
孟尝君的美名传到秦国,秦昭襄王以泾阳君为质,向齐王求取孟尝君,想任命他为国相 。
孟尝君被高官厚?吸引,不顾门客劝阻以及齐国朝野的挽留,执意前往秦国 。谁知天不遂人愿,孟尝君刚到秦国,就有人就劝谏秦王说:“孟尝君是齐人,来到秦国后做事必然会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这样秦国就危险了!”
秦王深以为然,于是软禁了孟尝君,不让他离开 。孟尝君以狐白裘贿赂了秦王宠姬,托她向秦王美言 。宠姬如约向秦王进言后,孟尝君才得以被放归 。
回国后,齐王不计前嫌任命他为国相 。孟尝君大权在握后,并没有安心国政,令百姓休养生息 。反而为了私怨,执意要向秦国寻仇 。他悍然挑起战争,联合韩魏合纵攻秦 。
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文章图片

要说孟尝君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他率三国联军一战攻破函谷关,逼得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 。孟尝君一雪积怨,心满意足后,三国才罢兵退回 。
此事虽说是秦王有错在先,不过孟尝君为自己一己之私而发动战争,坐令生灵涂炭,说他心胸狭窄可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前面这件事只算是孟尝君心眼小的话,下面这件事的性质就更加严重 。
孟尝君在齐国起家,以齐国的资源发展和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当上齐国国相后又专横跋扈,权倾朝野,齐湣王对其颇有忌惮之心 。
有一个名叫田甲的人企图劫持齐湣王,事件败露后,齐王怀疑是孟尝君所指使 。
田文|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文章图片

孟尝君为证清白,竟指使自己的门客魏子向齐王上书后又在王宫门前自杀 。齐湣王震惊之余,令人详查此案,终于洗清了孟尝君的嫌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