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西汉时期匈奴人员?附?汉内因分析
若从汉匈关系发展的整个脉络来看 , 其内部原因才是这些外因发挥作用的前提 。正是由于匈奴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固有特点及其后期的发展变化 , 才使西汉王朝成功地实施了“渐臣”这一策略 。
游牧经济特点对匈奴人员附汉的影响
长城沿线是农耕与游牧经济的过渡地带 , 北侧适宜游牧的地区主要是匈奴活动的场所 , 而南侧适宜农耕的地区则属汉朝的势力范围 。牲畜是匈奴族衣食的主要来源 , 因而游牧是匈奴在其地域内进行的主要经济活动 。
文章图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所以在这片区域上难以形成类似于中原的封建集权政权 。经济上的分散性 , 导致其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 , 就是我们之前所说“各有分地”的模式 。匈奴贵族在自己的分地上有很大的权力 。
经济分散性为附汉人员提供了脱离匈奴政权的“物质保障” 。匈奴在与汉朝的交锋中一步步走向衰弱 , 因此对掌握分地的匈奴贵族来说 , 经济上的独立性使其有实力摆脱单于的控制 , 这也是匈奴人员附汉的一个前提条件 。作为匈奴各个分地上的诸王 , 其经济实力不能低估 。
经济上的分散性使其具备了一定实力 , 所以特殊情况下匈奴诸王可以做出很多违背单于的行为 。伊稚斜单于在与汉朝的战争中没有能与匈奴大部队及时汇合 , 右谷蠡王是有一定实力的 , 否则也不会因为单于久不与大部队汇合就选择自立为单于 。因为按照匈奴继承单于位的礼法 , 也应是左贤王为第一继承人 。
之所以右谷蠡王有胆量自称单于 , 第一是其地位尊贵 , 也是作为单于子弟“四角”之列 , 第二便是其具有一定的实力 。正因为具备上述两点 , 史书中并未记载伊稚斜复归后对其进行过处罚 , 这与之后被王莽立为孝单于的咸所遭到单于忌惮是有很大差距的 。单于知道咸接受了王莽的册封后 ,
伊稚斜并未对自封单于的右谷蠡王进行处置 , 应该也是对其实力有所忌惮 。这表明“各有分地”使匈奴人员在一些特殊情况中可能做出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在匈奴强大的时候 , 单于对诸部还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
文章图片
所以其在位期间也没有出现大规模人员附汉事件 。但是当匈奴出现困难的时候 , 自身具备强大的实力的人员则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从而寻找新的归宿 。随着与汉朝战争的失利 , 作为匈奴统治者的伊稚斜单于的力量遭到削弱 , 这时其人员在面对自身利益选择的时候 , 便会依仗其实力选择最佳出路 。
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浑邪王、休屠王率众附汉 。二人附汉之前均有广大的“分地”和为数众多的“人员” , 也就使其有能力摆脱匈奴单于庭的束缚 。历史上浑邪王、休屠王曾占有河西地区 , 这是匈奴与西域之间的交通要道 , 往来的贸易也给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邪王附汉 , 长安如此之多的人与之贸易 , 也从侧面反映出给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
浑邪王附汉之所以号称十万之众 , 不单单是希望得到汉朝的重视 , 也是为了让匈奴单于知道其具备的实力 , 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浑邪王如此举动 , 匈奴单于并未制止 。笔者认为匈奴单于也碍于其实力过大而不敢轻举妄动 , 这与西褥部落脱离匈奴时的反应完全不同 。由此可见经济上的分散性使匈奴各部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有一定实力 , 为其脱离匈奴附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
推荐阅读
- 商机|短视频红利过后,下一个“商机”来了,未来3-5年都是黄金时期
- 商家|短视频红利过后,下一个“商机”来了,未来3-5年都是黄金时期
- 供应链危机|高盛:全球供应链危机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
- 赛力斯|手机下滑77%,营收跌32%,但华为最困难的时期已过
- 腾讯控股|丁磊:中国原创音乐的粗放时期已过去
- 大英博物馆|东周逆天“黄金宝剑”身世成谜,民国时期漂洋过海入驻大英博物馆
- 日本_历史|二战时期为什么那么多日本军官和士兵戴眼镜?不会影响作战吗?
- 刘彻|汉武帝为何能够多次击败匈奴人?
- 刘彻|汉武帝时期重用一人,铲除了汉朝三大忧患,却落得诛九族的下场
- 马尔泰·若曦|在九子夺嫡时期,历史上甄嬛、晴川、若曦的原型都在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