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西汉时期匈奴人员?附?汉内因分析( 二 )


分地上的匈奴贵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确立其部落的统治者 。单于派兵也没能将其击败 , 可见在军事力量上也不逊于单于的军队 。游牧经济分散性的特点使得匈奴人员具有对抗单于的实力 , 这也是其附汉的前提之一 。
对各有“分地”的匈奴诸部来说 , 一旦匈奴遭遇到打击 , 或者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 便会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出路 。
匈奴|西汉时期匈奴人员?附?汉内因分析
文章图片

面对匈奴的日益虚弱 , 西膊部落为了生存而选择脱离匈奴的控制 。单于不但没有制止西嗎部落这种背叛行为 , 反而使其南下归附了汉朝 。虽然途中被单于部队杀伤甚重 , 但仍然脱离了匈奴政权 , 可见其自身的实力并不弱小 。正是因为匈奴经济上的分散性 , 从而导致各部落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 , 使一些部落有脱离匈奴政权的能力 , 这为其人员附汉创造了先决条件 。
蒙古高原分布着大范围的草场 , 非常适合游牧经济 。而牲畜是游牧经济重要的生产资料 。牲畜的重要性对匈奴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
牲畜是游牧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准 。游牧经济抵抗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 , 因此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使匈奴经济面临困境 , 甚至影响其政权的稳定 。
因此匈奴的经济基础是十分脆弱的 , 而这种脆弱性主要是表现在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上及遭遇困境后经济的自愈能力 。如果说匈奴脆弱的经济在这种严酷自然条件下尚能支撑 , 那么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对匈奴来说便会遭遇困境 。
自然灾害给匈奴带来了沉重打击对左大都尉附汉行为的影响 。如果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 可能就不会使左大都尉做出这种行为 。因为对匈奴来说 , 如果单单是由于儿单于“好杀伐”就导致左大都尉有附汉之心 , 这未免太过简单 。因为在匈奴的历史上也有单于喜好杀伐 。比如冒顿单于 , 有三件事可以作为证据 。
匈奴|西汉时期匈奴人员?附?汉内因分析
文章图片

第一、训练死士 , 对稍不服从命令的随从采取斩杀的策略 , 这虽然是为了树立威信 , 但是手段也过于残忍 。第二、冒顿对其父头曼的攻杀 , 然后尽杀大臣及头曼单于妻子中不服从者 。第三、当臣子议论因为东胡的无理要求时 , 冒顿因听到不合自己心意的言论便“诸言予之者 , 皆斩之” 。群臣议论本来就是各抒己见 , 而冒顿对意见不同的人就直接诛杀这与“儿单于”的好杀伐无多大的区别 。
因此对“儿单于”时期左大都尉意图附汉的原因 , 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单于的好杀伐 。那么作为另一原因 , 由于经济脆弱性 , 自然灾害对其经济影响严重 , 这对其附汉有重要的影响 。这也证明了经济脆弱性对匈奴人员附汉的潜在影响 。
匈奴经济的脆弱性 , 使其经济遭到破坏后恢复再生产十分困难 。因为牲畜繁殖需要一定的周期 , 而这段周期内游牧民族无疑需要外部资源作为补充 , 而其中依靠武力进行掠夺是一种手段 。但是当匈奴实力减弱的时候 , 掠夺方式就不能有效地实施 。公元前78年 , 壶衍輕单于在位期间由于汉朝边防措施完备 , 史载:“匈奴为边寇者少利 , 希復犯塞 。”这说明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侵犯汉朝边境已经进行了有效的防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