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 二 )
当时崔健和摇滚乐开始在大学校园流行,“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为何你总笑个没够/为何我总要追求”等近似嘶吼的坦白陈述,一下子唱到了张小龙的心坎里去。
1994年秋天,张小龙硕士毕业。那时的大学生毕业还是包分配,25岁的张小龙被分配到与电信相关的事业单位。这样的工作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不少人羡慕的铁饭碗。
可张小龙觉得不舒服,“那个一眼就能看得到头的人生他不想要,那份与他真正热爱的事业背道而驰的工作他不喜欢。一想到未来的几十年都要把生命耗费其中,张小龙感到无比窒息。”
他没有走进电信那栋大楼,几乎是望了一眼就转身离开。
离开去哪里?
他将目光转向全国最热闹的广州。
1994年的珠三角(最初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等9座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这一两年,内资外资迫不及待地大量投入,加上南北舆论界大势宣传,来自全国各地、意欲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人们纷纷南下,人才南流迎来一次高潮。
那时几乎所有来广州打工/创业的人,都住过石牌村。它位于天河区的黄金地段,地理位置极佳,加上租金低廉(都是握手楼),自然成了外来打工人租住的首选。据张小龙回忆,他也住过那个片区,“其实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住在那一片区,叫石牌桥。”
就是在这里,张小龙编出了这款令他一夜成名的的软件——Foxmail,也为日后腾讯收购Foxmail,以及张小龙开发微信,缔造腾讯的移动社交帝国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性。
02 给微信加点音乐知乎上搜索“张小龙”,排名第一的问题就是“腾讯的张小龙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下面众多回答中,一位ID为“和菜头”(前腾讯微博总监,现知名网络写手)的回答最有意思,其中包含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下面仅摘录部分)。
“除了每周一次的网球,和每天深夜的音乐,张小龙没有什么别的嗜好。程序员时代的烟瘾一直保持了下来,他是广州深夜里最大的Kent消费者,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他是那种因为喜欢《蓝莲花》歌词,就一定要问许巍买下版权,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他也是那种喜欢同事小女儿涂鸦,就把一幅涂鸦画和《蓝莲花》一样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在回答最后,和菜头还附上了“以上内容纯属传说,不能对其真实性负责”的说明。
众所周知,都市传说都是真的。这是一句网络梗,但放在这里莫名贴切,因为上面摘录的这段内容,都是有据可考的事实。
张小龙酷爱音乐尤其摇滚,这是大学时期就养成的。他的车载CD里,凌晨的广研办公室内,永远在放Michael Jackson、崔健与汪峰,甚至在微信几次大版本更新的启动页中,也曾放过他们的代表作。
他最开始决定做微信,是因为看到了Kik Messenger在国外的风行,他认为移动社交赛道大有可为。
兵贵神速。2010年底,他在广研迅速抽调人手,组成了十人的微信团队。然后“只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在2011年1月21号于iOS平台首先发布了它的1.0版本。”7个月后,又凭借新推出的特色功能“查看附近的人”,迅速和其他国内竞品拉开差距,微信由此走上了独属于它自己的移动社交之路。
但人红是非多。对于那些一夜爆红的事物,人们总是容易用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当太多的赞美溢出之时,便开始出现许多的质疑声音。一些人开始提出微信与Kik Messenger在功能上的相似之处,并且用抄袭来抨击张小龙。
没什么好辩驳的,产品经理就用产品说话。于是,伴随着所有的质疑声,张小龙带领团队在2个月后推出了微信的3.0版本。当人们将微信版本更新后,启动页会放出Michael Jackson的《Scream》,上面还写着这样一句话:“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正式版发布:『支付』改名为『服务』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微商|微信朋友圈上线折叠功能,微商的末日将至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苹果|微信正式反击,马化腾给苹果出难题,库克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