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 三 )


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
文章插图
2013年2月5日,微信4.5版本发布,启动页面的底图是个只有0和1的黑暗世界,被一团动态的火焰点亮。页面中下部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直接进入微信”,另一个则是“听一首老歌”,崔健的《一无所有》。
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当时极客公园采访人员采访张小龙时进行了提问。
不过张小龙没有回答,而是笑了笑将问题抛回给了采访人员,“你觉得是为什么?”
我不清楚这个问题有没有后续,但时隔8年之后,在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连麦张小龙的视频号直播间里,张小龙算是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做产品其实是个很枯燥,很理性的过程,无法把个人情绪和情感带入。唯一有机会带入的地方就是启动页,你可以有一些情绪的发泄。”
这样发泄情绪的机会,还发生过3.5次。
一次是微信6.0版本启动页放着的《我们》,歌手是张小龙从QQ邮箱时期就很喜欢的许巍;一次是微信7.0版本启动页播放的《In My Secret Life》,歌手是被《纽约时报》赞誉为“摇滚乐界的拜伦”的Leonard Cohen;第三次是微信8.0版本的开屏页,共5页,每一页都代表这次更新的一个功能,其中一页写的是“我看见一首歌”。
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
文章插图
【 摇滚|微信,摇滚和张小龙】剩下的0.5次,则是张小龙想做但没做成的。据腾讯月刊报道,张小龙曾经想在微信启动页面上放汪峰的《一百万吨的信念》,由于歌词有点愤怒(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下),最后在成员的劝阻下只好放弃。
但后来在一场内部演讲上,张小龙在开讲前先放了《一百万吨的信念》,和全场几百号人安静听完,才说:他觉得汪峰这首歌和微信一样,都发现了社会的某股暗涌。
而对于为什么用汪峰歌曲作为演讲的开场,之后的采访中,张小龙谈到:“其实换成汪峰的任何一首歌都可以,这首歌并没有特别的含义,因为他的歌主要是摇滚风格的,摇滚乐都是反抗的、体现对现实的不满,要知道这种不满和反抗是最有生命力。不满意才表示你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如果什么都满意了、满足了,那已经变成很平常、平庸的状态了。”
03 写在最后张小龙和音乐,和摇滚乐这样的交集还有很多。比如:

  • 他在饭否写下了很多关于音乐的细碎想法,“产品往往是做着做着,就主旋律了,因为跟着用户走,用户爱听主旋律的歌。”“一首讽刺产品经理的歌:心太软。”
  • 他在朋友圈分享过一个叫“音乐站”的小程序,借助这个小程序,你可以看到你微信上所有好友在朋友圈分享的音乐清单。
  • 他喜欢五条人,因为他们也在广州石牌桥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有首歌还包含了石牌桥。所以,我听起来特别亲切。他们还在那里卖过打口碟,我一想,我可能还跟他们买过打口碟。”
  • ……
所有这些偏文艺或偏人文的元素,最终都借张小龙之手,融入到微信的脉络之中,成为整个产品的灵魂所在。而这,是任何人,任何产品都抄不走的。
#专栏作家#游牧志,微信公众号:游牧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媒体人,产品爱好者。关注小程序、企业新媒体、SaaS行业动向。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