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到底是谁?( 三 )
这个制度首先体现在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上。比如很多企业开始会设立用户研究或用户体验岗,甚至会单独设立一个用户研究团队,乃至一个用户体验中心部门,以此方式表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决心。
“以用户为中心”落实得好坏,结果是会以企业“用户文化”来衡量。“用户文化”是体现在与用户关联的各个岗位上,体现在各个工种员工的思维和做事方式中,绝不仅仅止于用户研究的专业人士中。
很多企业没有想明白”如何以用户为中心“,以为单设立一个用研团队就够了。而在实际运作中又不容易看到用研对产品实际发挥的作用,于是有的企业在照猫画虎搭建了这样一个团队后,又很快放弃兴趣,甚至直接砍掉。
这其实是很多宣称“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会犯的错,错把手段当目的。“以用户为中心”,目的是服务什么?
- 若服务产品,则要在产品研发过程嵌入用研,让用户层贯穿研发始末;
- 若服务运营,则要与运营工作紧密衔接,运营下还会细分用户增长、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不同目的,对应需要的用研工作也不同;
- 若服务于营销,则需与渠道、市场推广团队融合,需要输入的用研结论也随之不同;
- 若服务于品牌和战略规划,则需要与顶层团队紧密关联,对用户分析和关注点也会因此更加宏观。
“专业性”是建立在对目的的实现程度上的,用研人员自身的专业性是“术”,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则决定了这个“管道的状况”。
因此,“以用户为中心”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标杆,代表的是一整套产品逻辑和企业运作的基因,对于转型期的企业来说,意味着的不是简单的作加法,可能是打破自我的重建。
“用户”是谁?用户也是一个企业的初心。
作者:安拉叮;公众号:达摩万花筒
本文由 @安拉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