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关怀模式”引争议,大厂效应在中老年市场为何频频失灵?
文章插图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小诺
国庆前夕,微信老年关怀模式,来了。
文字更大、色彩更强、按钮更大,大厂关爱老年人三大经典要素。
初心可嘉,但不得不说,向来以“最懂用户需求”自傲的互联网大厂,面对扑面而来的老龄化浪潮,集体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策略。
自1999年阿里百度相继成立至今,这个世界的C位始终被年轻人牢牢占据着,“讨好年轻人”也成了互联网企业的头等大事;相比之下,中老年群体始终缺乏话语权与存在感。
不过,当年轻人红利争夺战日益白热化,一度被“边缘化”的中老年群体,开始悄然成为网络中的一大“主力军”。
打开抖音、快手,像年轻人一样搞怪、跳舞、分享穿搭与化妆,粉丝过百万乃至千万的中老年大V比比皆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活跃着大量老年剁手族,他们每人每年5000元的网购消费额远超平均水平;中老年内容社区平台美篇2亿注册用户中35岁+占比超70%,且以每秒诞生接近一位新用户的速度飞速增长中。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超10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达28%;自2007年至今,该部分网民群体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且近几年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如此潜力巨大的蓝海,自然触发了大厂的商业灵感——试图在这波老龄化大潮中分一杯羹。只是,迄今并未有谁能够在中老年赛道取得足够漂亮的成绩。
向来所向披靡的“大厂效应”为何失灵了?到底什么才是撬开这个万亿市场的正确姿势?
1、“大厂效应”为何集体失灵:被误解的中老年“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是抖音一位拥有1578.4万级粉丝的超级短视频大V,身材苗条,容颜精致,前卫时尚,任谁都很难辨出这已经是一位80岁的奶奶。
74岁的“小顽童爷爷”与71岁的老伴儿,凭借几乎每天都更新的600多条搞怪短视频,吸纳了近千万粉丝。
百万博主“刘阿姨(正能量)”62高龄依然拥有“完美身材”;平均65岁的“时尚奶奶团”以打破年龄桎梏的时尚穿搭火爆出圈;84岁高龄的“热爱生活的爷爷”不仅热爱跳舞,对直播带货也是玩得倍儿溜……
备受喜爱的中老年网红正变得越来越多,他们在绽放生命光彩的同时,似乎也在向世人倔强地宣告:他们不服老,他们还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化妆、舞蹈、时尚、搞笑。事实上,多数中老年大V的粉丝也确以年轻人为主。
看起来相当振奋而励志,但冷静审视后会发现:这些爆红的中老年大V本质上还是在讨好、服务于年轻人。换言之,如今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年轻人手中。
这同样也是“大厂效应”集体失灵的根本原因。
稍加细究就会发现,相比对年轻人群体的极尽洞察,大厂们对中老年群体的理解显然没那么深刻。
文章插图
有些头部大厂平台所谓的“老年版”产品与服务,更多只是给年轻人的产品换一下皮肤,做一些放大字号、简化图标与功能的表面功夫;“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社交平台,更多还是基于年轻人的需求,结合了一些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做了点适老功能改良,并未触达到中老年群体的兴趣与情感诉求。
在「创业最前线」看来,由年轻人掌握话语权的大厂们,依然有着鲜明的“年轻人思维”,他们对中老年群体始终存在一些误解——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生活单调、消费保守、与社会脱节、固执唠叨…..
这似乎也并不难理解。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