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滴滴、苏宁退场,网络互助已行至末路?( 三 )


今年3月,在水滴互助终止原互助计划后,水滴CEO沈鹏在致水滴全员公开信中表示,“网络互助毕竟不是保险,未来仍然面临未知和不确定性。”
“相互宝”们还能走多远?
2009年,阿里在内部启动了一个名为“蒲公英计划”的员工互助计划,员工每年可自愿缴纳80元,公司再补贴每人160元。每当有员工或亲人不幸患重病或发生意外时,可以申请相应的援助金。
受此启发,2018年10月,相互保正式上线,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蚂蚁会员可以0元加入,享受100种大病保障。该服务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和参与,上线短短9天时间,加入人数就超过了1000万。
来自《2019中国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79.5%的网络互助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的受访者没有商业保险。77%的参与者认为,网络互助给自己带来了“保障和安全感的提升”。这意味着,网络互助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积极补充。
如今,相互宝已然行至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述保险人士对于互助平台纳入监管表示,毕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网络互助平台在整个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其为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保障。”他认为,网络互助平台未来会在监管之下,让行业更安全、稳定地向前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70多个城市推出了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产品。《财经天下周刊》曾报道称,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东吴人寿、众安保险等大中型险企参与到惠民保的建设中。这类产品普惠性强、投保门槛低,颇受百姓欢迎,掀起了不小的投保热潮,被视为是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形式。
另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共有23省82个地区的179个地市推出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
“惠民保的推广对于网络互助行业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本质上来说,两者仍是不同的保障形态。”上述保险人士称,“‘相互宝’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网络互助对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种补充,可以预见的是,监管政策会引导其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