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国最早的“普通话”,距今超过2500年,《论语》揭开秘密!

众所周知,放眼世界,估计没有一个国家的方言有中国这么复杂,就以江苏一省为例:吴语区的苏锡常方言差异都非常大,南通被笑称为“两个哑巴打电话”,南京高淳方言更是举世闻名的难懂,苏北的泰州、盐城、徐州、淮安、扬州等方言都不尽相同 。如果一个高淳人与一个南通人只懂方言,那么根本没法沟通交流,真真切切的是鸡同鸭讲 。
因此,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中国必须要有一种共同认可的语言 。那么,古人如何做的呢?其实,距今至少2700年前,古人就研究过这个问题,最终形成了古代版普通话——“雅言” 。《辞海·雅言》中解释是:“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
【方言|中国最早的“普通话”,距今超过2500年,《论语》揭开秘密!】
方言|中国最早的“普通话”,距今超过2500年,《论语》揭开秘密!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普通话,其实夹杂了很多契丹、女真、蒙古等口音 。宋朝时期,北方幽州地区(北京周边)先后被辽国、金国、蒙古占据,数百年演变之后,慢慢形成了地区方言——“幽州语”,后来这一方言又受到清朝满语影响,令人想不到的是,“幽州语”最终成了如今我们广为人知的普通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