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流量耗尽、争议增多,双十一风光不再,阿里能靠种草重塑辉煌吗?( 三 )


根据阿里的最新财报,2022财年第一季度,阿里生态体系内全球年度活跃用户环比增加4500万,截止今年6月30日已经达到11.8亿,其中9.12亿在中国市场,淘宝、天猫的月活用户则高达9.39亿。
至于KOL资源,我们可以看一下对种草经济贡献最大的直播带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止去年年底,淘宝、抖音、快手三大直播平台上GMV超1亿的带货主播一共为346个,GMV在1亿-10亿之间的主播为147个,10-100亿之间的共有18个。其中,淘宝拥有最多的顶级主播,仅有的两个GMV超过百亿的主播就是淘宝的镇厂之宝薇娅和李佳琦。
而在果集数据发布的2020年“直播带货Top50榜单”中,淘宝共有29位主播上榜,占比58%。相比之下,快手一哥辛巴的带货量只是李佳琦和薇娅的零头,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商的抖音只有罗永浩一人上榜。
而且别忘了,在直播带货之外,淘宝逛逛主打的图文+小视频种草社区,也已经积攒了不少人气。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淘宝逛逛的普通用户创作者超过200万,专业创作者突破30万,今年还将重点打造1000个新品种种草孵化项目,并力争在双十一前孵化100位年收入过百万的头部创作者。
淘宝|流量耗尽、争议增多,双十一风光不再,阿里能靠种草重塑辉煌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拥有如此优秀的基础条件,淘宝、天猫不深耕种草经济才怪呢。
更何况,发展种草经济对阿里生态来说,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一方面,种草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达人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高用户粘性,实现双向引流。另一方面,天猫、淘宝本身具备海量的商家和用户资源,且全品类覆盖完整,种草能够为商家和用户提供一条连接桥梁,更好地发挥流量和资源优势。
但,市场之外不乏质疑声:
拼了命给年轻人种草的阿里,似乎无形中暴露了自己的焦虑。
03、双十一神话不再?阿里的焦虑,不仅在于自身流量、用户增长的瓶颈——更在于市场大环境的萎缩,以及越来越乏味的双十一盛宴。
诞生于2009年的双十一,至今已经走过12个年头。“十一”这个幸运的数字,却没有一直眷顾一众电商平台。
2018年GMV增长乏力,2019年线上流量枯竭,2020年消费者热情退却……最近几年双十一仍在创造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和纪录,但媒体的报道重点早已从兴奋、赞叹、褒奖,悄然转变为冷淡、审慎,甚至质疑。
2018年,是双十一唱衰声开始盖过赞誉声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双十一,依然创造了诸多纪录:销售额2分钟破百亿,不到两小时就突破1000亿,全天销售额突破2135亿。
但问题出现在,销售额的同比增速下降,且没有反弹迹象。
在爆发式增长的2010和2011年,双十一成交总额增幅分别高达11772%和456%。之后进入稳定期,这个数字也能保持在30%以上。2016年,规模增速险些跌破30%,但次年又强势反弹,这让很多人以为双十一的疲软只是假象,未来仍会保持高速增长。
但2018年,同比增幅跌倒了27%,奇迹没有发生。
这一次,人们也终于意识到,双十一这个电商行业的神话,也有褪色的那一刻。
淘宝|流量耗尽、争议增多,双十一风光不再,阿里能靠种草重塑辉煌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和增长步伐放慢相对应的,是不断涌现的质疑。
有的质疑,指向阿里巴巴的流量焦虑。
去年11月5日,就在双十一前几天,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财年二季度财报。其中一项数据显示:阿里该季度月活用户为8.81亿,低于市场预期的8.99亿。
财报一经发布,阿里巴巴美股股价从盘前涨逾4%,迅速转为跌近3%。此后,淘宝、天猫月活数据被拼多多超越,更是让阿里的流量焦虑成为互联网行业最热话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