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以游戏为媒 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共生,已成大势所趋。近年来,无论是受全球化数字变革的影响,亦或是因疫情带来的大破大立,都促使众多传统企业开始寻求数字化生存之路。国家层面对此更是给予高度重视,年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指出:应充分发挥海量数据与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新的发展与规划格局下,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数字经济,如何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展开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增长与跨越,进而提升产业发展效率?这一重点课题,政产学研各环节均处于不断探索实践之中,而这其中,数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或能提供创新的思路,成为助力数实融合的催化剂。
突破应用边界
游戏渐成“超级数字场景”
据《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达6.65亿人,游戏产业自身的不断成长,也必然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凭借高品质的内容,不少国产头部游戏IP逐步成为具时代意义的流行文化符号。当游戏融入更多数字生活、生产场景,这一“第九艺术”也突破了其固有的娱乐属性,展现出连接更多社会价值的张力。
首先,以IP为源头,借助丰富的内容表现力,游戏不仅能汲取优秀文化、承载垂直领域知识,打造超越娱乐的文化传播媒介与功能性产品,更能与现实中不同领域的品牌、产业联合,开拓新的社交与消费场景。例如,《王者荣耀》近年来持续与敦煌、长城、故宫、《国家宝藏》等文保机构、文化节目展开联动,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天涯明月刀手游》则与国际品牌阿玛尼携手,探索出一条游戏与传统品牌营销双赢的新路。
其次,与科技共生发展,游戏不断拥抱AR、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扩充其形态与类型,成为前沿科技的试验场;而游戏产业积累的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帮助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例如,游戏引擎的高保真、实时渲染等能力,正在颠覆建筑、医疗、工业制造等传统行业的生产流程,汽车制造商宝马就曾利用游戏引擎的模拟环境,完成了慕尼黑工厂的重新配置,及其新款车型的设计与生产规划。
【 转型|以游戏为媒 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最后,跃出产品本身,游戏产业本就具有极强的串联性,能够通过产业链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全面发展。以游戏衍生出的电竞赛事为例,这一“数字体育”场景如今已成为年产值近1400亿规模的产业,从业者规模达50万,不仅直接带动了场馆、内容、直播等相关行业、企业的兴盛,也进一步辐射至城市及区域经济,助力地方在数字时代提升活力。
随着游戏不断突破自身边界,在与诸多用户、产业乃至地方城市的交互中,延展出无限可能的应用场景与空间,社会各界对于游戏的认知也得以被不断刷新。今年1月,以腾讯游戏为代表率先提出“超级数字场景”理念,以求开拓游戏在数字社会的价值空间,推动游戏“更好地连接虚拟与现实,过去与当下,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其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不同产业之间更美好的连接方式”(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语)。
基于此,以游戏为媒,链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也开始走上正轨。其中值得参鉴的例子,便是腾讯互娱旗下的B2B2C营销平台“腾讯游戏人生”。
打破产业既有天花板
“腾讯游戏人生”助力拉动实体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传统行业及品牌而言,与游戏的结合堪称营销高地。数亿用户的流量与情感连接,能助力它们“柔性”触网,以更年轻、流行、开放的姿态为大众所接纳;与此同时,游戏还能提供更个性化的内容体验,帮助传统行业和品牌实现数字化、场景化的经营转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