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 三 )
一直以来,电商平台卖农产品的流量成本都非常高,加上大部分农产品的非标特性,农产品的线上化很难真正“带出去”。
去年兴起的直播带货加速了这一进程,也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大渠道。县长、市长、乡镇干部积极培训上播,宣传当地特产,果农、菜农、养殖户等用手机拍摄原生态种、养植环境,直接在田间地头售卖等。
淘宝、拼多多、京东相继改版,大力推行直播模式。其中淘宝直播累计直播240万场,带动2000余县农货成交额达到80亿元,吸纳超10万农户开设直播间。
文章插图
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则表示:“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
目前来看,阿里,拼多多等平台以深入到供应链环节的方式,正在持续扩大农业布局。
但农业供应链与互联网相结合,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仍是:农产品的品控分级以及仓储周转过程的标准化的难度极大。
打个比方,现在市面上的商家主要对成熟后的农产品,按大小、品相等特征进行筛选、包装,但如果想真正做到标准化,则需要深入到农产品培育、种植环境,包括选种育苗、肥料农药等环节,且都需要建标、控制,增强农户、商家自身的品控能力,才能缩小口感、品质差异。其次是物流、仓储的标准化。阿里、拼多多、京东均有落地。但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一家平台可以做到真正可以向行业普及的标准化。
而最大的现实是,仅靠商业巨头从销售端自下而上发起的改造,与供给侧的需求信息相匹配,最终也无法推进整个产业的线上化、标准化革新。
巨头们对农业供应链的持续加码,如果可以凭此打下较好的农业数字化基础,那么势必对我国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的加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阿里巴巴|阿里、拼多多、京东都在做的“农业梦”,行至中局】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