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困在流量里的CRM
【 客户|困在流量里的CRM】编辑导语:国内的CRM发展至现在,似乎面临着一定困境,若想摆脱这种困境,则要求企业理解CRM的商业本质究竟是什么,并了解当下的市场,找到适合自身的赛道,而并非都挤在流量型CRM赛道里。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国内CRM的发展做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一、CRM的中国式困局目前企服领域最火的是SaaS,而SaaS中最火的非CRM莫属,这可能与SaaS启蒙者Salesforce也是从CRM起家的不无关系。
实际上,国内SaaS选择CRM这个切入点,还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与企业的收入紧密相关,没法不受重视。
但是,即使是市值超2500亿美金的Salesforce,在国内SaaS创业者眼中也没什么地位;因为它总会被找出各种不适和毛病,哪哪都不符合中国国情。
所以,CRM必须结合国情加以创新,于是就涌现出成百上千个中国特色的CRM。
不过,先别忙着给Salesforce下定论,再过三年、五年看,可能就不是这个结论。因为在一个不成熟的商业环境下,去评判一个健全商业社会的生意规律,本身就很幼稚。
其实,所谓中国式CRM,也是走了一条从复制Salesforce,到选择其一部分来做,再到纯粹中国式CRM的发展路径。
但不幸的是,结果方向似乎是跑偏了。因为大部分CRM都很难卖、难用、难留存,很多CRM服务商把原因归结为国内用户水平不行。
的确,目前国内CRM面临两个特殊问题:一是国内企业用户使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业务问题的习惯还没有普遍形成;另一个是国内的商业化环境还不成熟,急功近利的生意占多数。
这两个问题最后总会解决的,现在摆在CRM服务商面前的选择也有两个:一个是基于当前商业环境,做一个应景的CRM;另一个是基于CRM的商业本质,做一个经得起市场检验的CRM。
做什么样的CRM,虽然有很多原因和多种选择。但基本的商业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偏离商业本质的产品或服务,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CRM的商业本质什么是CRM?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说CRM就是管理客户信息,有的说CRM是用来获取流量的,有的说CRM是销售管理,有的说CRM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还有的说CRM是用来分析客户数据的……
虽说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只靠这些零散的认知去做CRM,即使能适用于某些“场景”,也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本质。
那么,什么才是CRM的商业本质呢?
回顾CRM的历史,最早提出CRM概念的Gartner认为:所谓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而IBM则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
无论是Gartner还是IBM,它们对于管理客户关系,只给出了“管什么”和“怎样管”;而没有说明为什么要管理客户关系的商业逻辑。如果按照前者的定义做CRM,企业未必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商业逻辑才是做CRM的根据。
实际上,为什么要管理客户关系,并不是一套复杂抽象的理论,而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道理:客户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必须尽最大努力拓展更多的客户;它们不但能提供一次交易的销售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持续贡献。当然也包括它们向其他客户推荐,从而产生更多新客户。
客户资产周而复始地累计过程,成就了企业的收入增长,所以我们才需要管理客户关系。搞清楚这个逻辑,再说CRM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目前CRM被分成很多种类。实际上,CRM这个商业逻辑是普适的,即与客户是ToB还是ToC无关,与客户的行业也无关;只与业务处理的重点和方法有关。也就是说,CRM的商业本质是统一的,但CRM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分化的。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