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o|互联网出海浪潮中的"国际土著"( 二 )
“国际土著”四个字,是准确识别其价值和锚定其估值模型的基础。
普世赛道的“马”配上多元运营的“鞍”一览主要的互联网出海产品,社交是名副其实的“稀缺品”:
短视频包括字节跳动的TikTok,快手的Kwai和SnackVideo。
直播包括欢聚时代的Bigo Live、猎豹的LiveMe。
长视频类包括腾讯控股的WeTV,爱奇艺的iQiyi。
音频类包括昆仑万维的StarMaker、荔枝的Tiya。
赤子城的产品与以上种种产品存在定位差异,它是一家社交类的互联网公司。全球范围内其实只有三家形成一定规模的、真正做开放式社交的互联网公司:
Match Group(NASDAQ:MTCH),改名为挚文集团(NASDAQ:MOMO)的陌陌,还有赤子城科技。三者殊途同归,都在做基于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友,叠加直播等娱乐功能的融合社交模式。
Match Group作为从PC时代就吃遍全球红利的宠儿,如今在这一领域依然一马当先。而陌陌,虽然出海较早,却屡屡受挫。前两次推出的产品MO和Blupe在全球社交成熟度最高的北美市场,玩法比较含蓄,失败也就罢了。在东南亚推出的Olaa为啥也不行?我们认为文化习俗的隔阂是一个被市场忽视了的重要原因。
中国、北美、欧洲都是文化习俗较单一的大市场,只要资金和组织能力跟得上,在一个地方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容易大范围复制。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差异当然也是明显的,而中东、印巴、东南亚等市场则更甚,族群林立、信仰多元、习俗差异,这让单一商业模式的复制变得异常困难。
中东市场可以说是社交公司的试炼之地,能在这里把社交这个事做成,能从0做到1,这个过程中就建立了一条护城河,这条护城河中流淌的水叫“本地化能力”。
而深层次的本地化,不是简单的做产品版本的本地化、内容运营的本地化,核心是人和组织的本地化。
以当地市场为本地市场,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以培养当地团队的组织动员能力为核心,做十年乃至几十年的长期经营规划……这种底层的、系统性的本地化,才是真正的本地化。
赤子城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了本土化团队,人员架构主要分为:经验丰富、熟悉中国打法又了解当地文化的中国运营专家;有助于双向沟通、能够成为桥梁的当地华裔;以及土生土长、对当地知根知底的本地员工——赤子城的本地员工中甚至有埃及将军的儿子、教育局长的女儿。
文章插图
以“人”为核心,赤子城把对本地团队的关怀和培养做到了极致。比如,在中东,赤子城为祷告的员工提供场所,陪同他们过当地节日。当地员工的生活中、家庭中的问题,团队的人也经常会参与,提供帮助。他们还为员工建立了当地少有的完善的培训体系。
中东社会的节奏比中国慢很多,为了让当地员工融入到中国企业的工作节奏,形成严谨、高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激励。连员工迅速回工作消息、不迟到,都会对其进行表扬,员工会非常享受这种尊重感,并在工作中不断正向反馈。
在埃及、摩洛哥等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主播、运营、公会(平台扶持公会)等岗位为当地人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公司的基层员工收入堪比银行白领,腰部主播的收入甚至可以媲美当地金领。
这家公司可以说把当地的文化、当地人的习惯都摸得非常透。于是,当YouTube在巴基斯坦、伊朗、埃及都曾因为出现不敬内容而遭封杀的时候,赤子城却受到埃及政府的认可,国内管理层甚至跟当地政府高官开起视频会议。
不只是在中东、东南亚这些社交应用新兴地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赤子城也有针对当地的本地化策略。MICO为追求个性表达的美国用户打造了 Rap Battle、Best DJ 等活动,亦举办“反网络霸凌”等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推荐阅读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