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垂直校园社交的蛋糕,为什么巨头们啃不下来?

校园社交,一直是巨头们觊觎的流量之地,多年来吸引着巨头们前赴后继。
今年的校园社交赛道依然充斥着硝烟战火,伴圈、可话、西航人、朗果校园、Tatin等一大批新上线的校园社交APP蜂拥而至,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们则停止了量的进攻,试图将主打的社交应用做精做专。
巨头们带着定位不一、功能各异的社交产品在校园社交领域默契地错开了定位,并且和自身当家产品紧密结合或捆绑。
不过,失败依然是兵家常事。
近三个月以来,腾讯校园社交App“朋友”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发展策略调整,6月30日关闭服务器,正式停止运营。
另据Tech星球报道,阿里巴巴主打真人社交的App“Real如我”,在经历了关停传闻后,也在6 月 17 日正式停止服务。
巨头们纷纷折戟的背后,暴露着啃下垂直校园社交这块蛋糕的艰难。
近年来,目标用户群体定位校园的社交产品层出不穷,从刻桌、黑白校园、Simplr到Summer、听筒、梨涡等,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屡战屡败却依然不肯放弃这块蛋糕,究竟垂直校园社交隐藏着何种魔力,让巨头们都想分一杯羹?
据iiMedia艾媒数据,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APP使用目的来看,29.4%大学生表示使用APP出于社交需要,21.8%大学生表示使用APP出于学习需要,21.7%大学生表示使用APP出于咨询需要。
京东|垂直校园社交的蛋糕,为什么巨头们啃不下来?
文章插图
图/艾媒数据
日益激增的校园市场,象牙塔中的平静之地,再次成为互联网搏斗的战场。
然而,除了多年之前人人网在校园称霸,定位于校园社交而能够大火的产品再没出现,各方势力踏着人人网出局的空隙频频出手,却至今没有啃下校园社交这块大蛋糕,而前仆后继的社交产品依然汹涌,巨头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条暗藏魔力的赛道。
1、巨头们铩羽而归从2019年起,百度、京东、阿里、字节跳动等巨头都相继推出了各种校园社交产品,但都铩羽而归。
曾经在PC互联网时代社交史上创造了贴吧神话的百度,在强势切入校园社交赛道后,也无法延续昔日的辉煌。
从百度推出的“正鲸说”“听筒”“一起吧”“音啵”等多款垂直定位校园用户群体的社交App来看,前两款没有水花,甚至一度面临下架的境地,而后两款还没有走入众多用户视野就已经销声匿迹。
而京东进攻校园社交主推的“梨喔喔”,去年开始更名为“梨涡”,同时在校园社交的基础上展开校园本地生活服务的角逐,增加了本地优惠购物、学生赚佣金等功能,在校园社交的领地打起了电商的主意,试图将其打造成吸引流量的入口。
符合当下潮流的电商玩法确实为“梨涡”带去了热度和流量,但京东在校园社交还没积累声势,在本地生活服务上又遭受着美团等围剿,苟延残喘下只能以失败告终。
目前“梨涡”仅支持安卓下载,在苹果商店已经下架。
而“TMD”阵营的美团,也曾以O2O方式切入校园社交,推出的“俺来也”App。凭借着O2O的流量和校园社交的关系链,还横向拓展了金融、招聘、创业培训等校园内的长尾服务。
但从“俺来也”的定位来看,O2O模式强于社交。虽然至今还在运营,但无法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社交平台。
京东|垂直校园社交的蛋糕,为什么巨头们啃不下来?
文章插图
图/“俺来也”微博
无独有偶。在社交领域沉默许久的阿里则启动“来往”项目,并在同年发布了“Real如我”。
新鲜的“围栏”功能,铺开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地图,能够让同属于一个围栏内的用户发现彼此,了解其中每天发生的新鲜事,额外提供的智能相机和角色聊天功能也在当时小有水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