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即将成为购物季的双十一,在等待一场创新( 三 )


越拉越长的双11战线,更适合慢直播?不难看出,现有的,以节奏快、功利性强、情绪化冲动消费为核心的电商直播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双十一越拉越长,近乎为期两三个月的漫长战线。
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之所以要不断拉长双十一的节奏,主要目的是缓解供应链、物流配送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利用延时来提升平台和商家的服务质量,避免商品交易过于集中导致的种种问题。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延长售卖期等设计,可以让消费者有更长的决策周期,进而覆盖更多的商品种类。
单从这一点来看,或许最近开始不断被大众所接受的慢直播,要更加适合双十一逐渐缓慢的节奏。
慢直播的历史和直播相差无几,但真正走进人们的视线,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还是在去年春天疫情时期,央视对“火神山”和“雷神山”的施工现场直播。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过程中,整体在线人数超过了1亿,尽管视角固定,没有主播把控节奏,但“云监工”观众之间也有着非常充分且自发的互动。
除了雷火神山,羊城晚报、四川观察的城市慢直播,平均下来每天也都有上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守在直播间。而像是熊猫基地、施工现场这样有具体标签,并且有足够目的性的慢直播,也同样有着不俗的人气,足以说明在快节奏的网络世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并享受起慢节奏带来的舒适感。
而且,慢直播普遍是24小时不间断的长周期直播,相对较为契合那些,并不急于求成,希望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打造口碑和知名度,有着长远规划的品牌。相比快节奏的带货直播,慢直播电商没有主播坑位费和佣金的困扰,付出的成本更低,投入精力也相对较小。
实际上,慢直播电商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不断的尝试,在官方媒体没有商业元素的慢直播得到认可之后,陆陆续续有MCN机构和自媒体试水慢直播的商业化。
就比如去年疫情期间由直播行业延伸出的“云养殖”,在5月份淘宝发布的数据中,通过淘宝直播平台,以观看慢直播方式,“云养”家禽、虫草、果树等农副产品的消费者,就达到了200万人。由于全程参与了产品的生产培育过程,消费者爆发出惊人的购买力,某位在山中直播土蜜蜂养殖的养蜂人,一个小时的直播就成交了105万元。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带货直播无法覆盖的旅游、餐饮、文娱、养殖等行业,慢直播电商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只是对于慢直播电商而言,并非一个摄像头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在内容策划、画面、趣味性等方面,反而要比快节奏带货直播要求更高。而且在通过内容留住了观众之后,想要实现消费的转化,也会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如果商家对于如今带货直播模式并没有太多信心,不妨尝试一下借助双十一漫长的战线,将产品通过慢直播的方式展示出来,或许能够成为一种差异化竞争,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新直播带货手段。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