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松果出行困于小县城( 四 )
但很快,电单车的加速投放让部分城市陷入困境,眼看就要走上共享单车的老路,一场场“城市清退活动”正式开始。
2020年12月1日,长沙政府对共享电单车实行配额管理,长沙的46万辆共享电单车一夜之间被清退到仅剩6万余辆。从2019年至2020年5月底,北京也清退了5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此后,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也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
据前述《报告》数据,哈啰出行、青桔及美团在二线城市已呈“三足鼎立”,占到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超90%的营收份额,但交通政策日趋严格,它们也被迫要在下沉区域寻找新的市场增量。
晚点LatePost报道,2021年3月,滴滴电单车日均使用约380万次,美团在300万次左右。一个细微的差别是,松果的日订单量峰值为300万。至少在订单量方面,松果和“三巨头”之间还存在差距。
松果也感知到下沉市场的震动,“他们(巨头们)已经进来了。”在今年年初,翟光龙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共享电单车不一定是巨头游戏,但浪潮迭代必然会淘汰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品牌。
更为重要的是,县域市场的容量有限,相比一二线城市的“一刀切”,下沉市场虽给共享电单车开了政策的口子,但县域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水平都限制着电单车的投放规模,尤其当巨头们主动寻求下沉时,县域市场将无疑变得更加拥挤。
而松果虽然已宣布连续两年全面盈利,但并未公布其具体的经营数据,外界自然会对这家企业质疑颇多。
甚至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松果的电单车制造成本略高,而在小地方不用投入很多数量以及后期配套的运维力量,对中小品牌来说成本可控,算是可进可退。但与出行“三巨头”相比,无论是口碑、资本、资源等,松果目前都不具备赶超的实力。
不过,翟光龙似乎不惮于与巨头对抗:“去年,松果出行基本上和其他3家全面交锋。目前来看,我们觉得竞争肯定是存在的,而且会长期存在。至少在市场上,我们的相对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专注在电单车行业的垂直整合,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好做的。”
毫无疑问,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将成为未来大趋势,自上而下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而共享电单车领域的比拼也将愈演愈烈。
当前,巨头们手握流量与资源,“高举高打”的套路通常屡试不爽,这对于习惯“小而美”打法的松果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未知的变数以及更艰难的对抗。
【 松果|松果出行困于小县城】*文中题图及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推荐阅读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出行|网约车12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68123万单,环比上升9.3%
- cto|滴滴出行 CTO 张博卸任滴滴支付董事长
- 滴滴支付|滴滴出行CTO张博退出滴滴支付董事长
- 滴滴出行 CTO 张博卸任滴滴支付董事长
- 出行|嘀嗒出行全新品牌升级,定位“另一种出行方式”
- 广告|来了!这款纯净出行小工具,让你等车再也不用愁了
- 拥堵|百度李彦宏的出行“梦”:不限行限购,畅通无拥堵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