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会员店|中产阶级不需要那么多付费会员店

文|螳螂观察
?作者|阳沙
付费会员店的赛道,越发拥挤。
从2019年Costco在上海开出首店后,引发了一场行业军备赛:盒马9个月内开了3家X会员店、麦德龙紧急升级、在中国耕耘了25年的山姆会员店也不再佛系......
一直经营大卖场的家乐福,再也坐不住了,在上海开出了首家会员店。
热闹非凡的赛道里,麻烦也接踵而至:家乐福会员店的一封深夜致歉信,直指自己遭遇了“二选一”不正当竞争,被竞争对手施压供应商被竞争对手施压回购买空部分商品,甚至盒马也加入了这次舆论战中。
热度持续发酵下,山姆也在今日回应了该事件。
付费会员店|中产阶级不需要那么多付费会员店
文章插图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相关部门会让“靴子落地”。
但这一事件背后,付费会员店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已经昭然若揭了:挤在赛道里的各类玩家,挣扎在供应链把控不足带来的严重同质化漩涡里。
零售业态的必然进化
付费会员店并不是一种新鲜的零售业态。放眼全球市场,随处可见Costco、山姆的身影。而在中国市场,早在1996年山姆店落户深圳,这一业态就开始了生根发芽。
但佛系生长了二十多年的付费会员店,直到最近两年风潮才开始刮得凶猛。
最直接的因素是,在电商与前置仓、社区团购等新业态腹背夹击的竞争之下,实体零售场集体陷入了销售、客流双降的困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有数据显示,202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4万亿元,比2019年下降了7.2%;其中52家百强企业销售同比下降,降幅达15.4%。
其中,家乐福中国2020年营收为255.7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7.95亿元。而坐拥欧尚、大润发等484家大卖场及6家中型超市的高鑫零售,在2020年的营收也只有954.86亿元,相较2019年的1018.68亿,已经走低。
付费会员店|中产阶级不需要那么多付费会员店
文章插图
图:第一财经
而引发盒马、永辉众多玩家纷纷入局,让山姆店、麦德龙不再佛系的导火现象,则是2019年Costco在上海的高调开业。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有数据表示,2020年,Costco上海店单店年销售额高达24亿人民币。若以30万会员的基数计算,单个会员的贡献度达到了8000元。
在Costco成功样板下,增长乏力的实体零售玩家们,似乎一下就看到了新的解局之道。进化,成了一个必然。
但是呢,与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传统商超不一样的是,付费制会员店的本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这就要求,付费制会员店需要塑造差异化,吸引用户办卡并留在自己的会员店里,从而占住他们的消费全生命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商超要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把传统货架上,依靠价格和渠道费竞争的同质商品,换成差异化的独特商品。这就考验品牌积累的功力究竟有多深了。
盒马开业时,盒马总裁侯毅曾表示,盒马X会员店执行的是对山姆、Costco的“抄、操、超”三字经,而把抄放在第一位的根本,最终还是归结于塑造差异化的难题。所以,抄成为了当时吸引客流的最优选择。
而在本次家乐福事件中,有一些网友指出,家乐福所指的“二选一”,只是山姆自己多年经营下,带动供应商成长的见证。家乐福此举,更像是挖走别人的供应商。何况,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商超品牌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其与供应商是共拥有知识产权的。
付费会员店|中产阶级不需要那么多付费会员店
文章插图
当然,抛开事件本身,会员制模式的崛起,势必会对零售业态产生影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就对付费会员店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在9月的一次活动中,他指出,这一波会员店的发展,不仅仅是零售业态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零售业经营的一些商业基本逻辑的颠覆性创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