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主动破圈,一个普通产品经理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三 )


当然,我们的写作群可不止这些功能,它还是我们工作求助和分享的好地方,有问题在群里发出来,会很有很多小伙伴出谋划策,毫不夸张的说,我们虽未谋面,但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鼓励和成长。
经理|主动破圈,一个普通产品经理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文章插图
所以,越参与,越得到。
2. 寻找愿意带你入圈的贵人有一个好的领导,会让我们的职业生涯少走太多弯路。
那遇到一个贵人,并且愿意带我们入门,无疑我们破圈会简单许多。这种贵人,遇到需要运气,但也有提升运气的方法。
比如我们主动出击,通过已知的社群、微信公众号或一定费用等,至少可以提高遇到贵人的概率。
举个例子:
今年年初,在公司开始成为产品负责人,但也有让我迷茫的地方,那就是普通产品经理和产品负责人的区别在哪里?
这点的答案我无法依靠领导或者公司给我答案,一是领导没有义务;二是领导也没有这个时间;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我自己去寻找。
结果,在我的微信里还真存在这么一位老师,他的产品课程就有上述问题的解答,如下:
普通产品经理思考问题,信息较少,决策快;
产品负责人思考的问题则是长问题,需要结合公司的战略规划、资源、成本、时间等要求进行思考;
产品经理在蜕变为产品负责人的过程中,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寻找答案”的习惯。
当然,在和这位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付出了一些费用,但是能跟一位多年产品高管沟通,总是可以轻而易举打破我的认知,比如和老师探讨的一些问题,如:
用户习惯真的不能改变吗?
功能其实是不是一把双刃剑?
产品经理,应该保持单一行业垂直发展吗?
企业为什么要求产品经理具备行业经验?
经理|主动破圈,一个普通产品经理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文章插图
3. 利他精神通过产品群,我们可以认识一同坚持前行的小伙伴和行业大咖。
如果主动输出,总会有小伙伴会自主加我微信,进行交流。
而在加微信时,我基本都会组织一段自我介绍,其中就包含了我可以提供什么资源。
为什么要这样呢?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给自己最大帮助的人。
所以人脉不是那些能够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利他终利己。
举个例子:
在这两年,通过裂变,我微信有了产品群300+,产品小伙伴700+,当每次看到群里有需要内推、改简历、找工作、咨询PMP等等,我都会伸手帮一把,并在他们链接到我后组织一段自我介绍及我能提供什么资源,以方便他们下次需要时可以及时想起。
经理|主动破圈,一个普通产品经理是如何改变自己的?
文章插图
当然,在这个利他的过程中,我也有几点收获:
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你能够为我提供价值,而我也能够为你提供等价的交换。
利他不是无偿帮助别人,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无端自己招揽祸事。
在你还不能为别人提供有效的帮助时,就好好积攒自己的能力和资源。
四、最后人生是一个不断破圈的过程,但是破圈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破圈实现认知升级、创造自我价值和提升收入。
本文由 @我是李小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