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力争“五年新飞跃”,到2025年“数字湖北”啥模样?

力争“五年新飞跃”,到2025年"数字湖北"啥模样?
到2025年,“数字湖北”啥模样?
6G网络、类脑计算、政务数据“一网统管”……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 廖志慧 通讯员 吴芸 肖竞佳
在智能工厂内,柔性生产线可实现多类产品“混产”;在广袤农田,数字大棚里的自动化浇灌机集施肥、浇水于一体;轻点鼠标,远程办公、问诊等线上服务新模式蓬勃兴起。当前,行走荆楚大地,数字浪潮扑面而来,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湖北建设?10月28日,省发改委对《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进行解读。
搭建数字经济“摩天大楼”
前瞻部署6G等前沿技术产业
《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光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3万亿元,涌现一批世界级的数字经济企业与数字产品品牌。
抢得先机,就能赢得未来。在新兴前沿数字产业发展先导区,《意见》超前部署。我省将围绕算力、算法、数据、安全等数字技术新赛道,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卫星导航、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前瞻部署6G、量子信息、类脑计算、微纳电子、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产业。到2025年,基本形成前沿创新、应用融合、新兴领域拓展等数字产业发展路径。
以数字化转型塑造“智造大省”新优势。到2025年,培育形成10个新智造企业集群,创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以上,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0家以上。
以数字化升级开辟“服务高地”新跑道。到2025年,打造若干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成全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高地。
“智慧农业”将得到更多应用。什么时候浇水、哪块地需要施肥……这些原本靠人力靠经验的事儿,今后都由“智慧大脑”来解决。到2025年,我省将打造10个智慧农业试点县和100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我省还将立起数字企业矩阵。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力争推动6万家中小企业上云,培育150家上云标杆企业,全省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达到1400家。
描绘美好数字社会新图景
智慧教育康养文旅提升幸福感
有温度的数字,将更深入融入教育、康养、交通、文旅、社保等领域,创造出更多“聪明又好用”的应用场景。
利用5G高带宽、低延时的特点,通过全息与虚拟技术的叠加,教师可实时“输送”到远端,以1:1等身4K画质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课堂上。这样的智慧教育,将越来越多。《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10个智慧教育示范区、100个智慧校园示范校。
智慧康养也将更普惠便捷。我省将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构建覆盖诊前、诊中和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到2025年,培育2-3家互联网养老平台运营示范试点企业和一批示范街道(乡镇)、示范基地,打造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省。
双面环绕柔性屏卷轴上,川流不息的长江与奔涌澎湃的黄河完美展现。正在武汉筹备的文旅博览会“大美中国”综合馆预展现场,向人们展示出智慧文旅新场景。
我省将加强超高清视频、5G、VR/AR/MR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领域渗透,发展线上展示与线下实体体验相结合的文旅服务新模式。到2025年,建设一批数字文旅产业示范企业、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科技文化融合特色产业园。
数字政府再“升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