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制令|蹭商标的新高度:有一种“山寨”,叫货不对“标”( 二 )
文章插图
但细心的消费者只要将商品的买家评论往后翻就能发现,一些新上架的产品下边的评论还是原本属于ChildLife的产品,例如,该店铺2021年8月新上架的“某小金条”产品,表面看起来这个新产品显示总销量超100万之多,而其历史评论全部是来自ChildLife品牌的钙镁锌产品——这种在淘宝平台上俗称“换宝贝”的做法已经被明确定义为严重违规。但类似套用原ChildLife品牌相应商品销售链接的行为依然在双十一火热预售中偷偷进行中,比如该天猫国际店铺中:VC产品、DHA产品、钙镁锌产品、叶黄素产品,消费者往后翻阅买家评论,可以看到8月之前的评论展示的信息均为ChildLife品牌相应商品。
到了这一步,商标权的事另说,那是法律要解决的,但在消费者这里,就变成了:
虽然该店铺与ChildLife已经没有关联,但消费者还是会因为门脸上的红心logo,冲着ChildLife的产品而进入店铺,再加上各种宣传上或有或无的引导,以及原产品积累的评论,最后以想要ChildLife产品的心买了某德国品牌的东西——平台是正的、产品是真的(相对于假货而言),买到的东西却不是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正品”。
自然而然,权益受到侵害的ChildLife就向跨境平台运营公司所在的香港高等法院提起了侵权诉讼,并成功取得香港高等法院下发的禁制令。
【 禁制令|蹭商标的新高度:有一种“山寨”,叫货不对“标”】禁制令的内容较多,总结起来就是在所有跨境平台上都禁止这些公司再从事使用ChildLife商标的行为,不仅是“CHILDLIFE”字样不能用,“童年時光”、“童年时光”、红心logo以及CHILDLIFE英文商标(见下图)都不能使用,包括营销、推广、销售、分销、供应或公开出售等行为都被禁止。
文章插图
简单说,以后除非得到许可,否则这些公司的电商店铺不得以授权经销商的身份、名义参与任何与ChildLife品牌有关的任何商业宣传或销售活动。
“真品”但不是“正品”:货不对“标”的受害者不只有消费者?
谁都不愿意陷入“真品”但不是“正品”的怪圈之中,说假货也不是假货,令消费者愤怒却又尴尬而不易维权,是怪自己看走眼还是怪卖家太高仿?禁制令固然保护了ChildLife的权益,但首先获益的一定是消费者群体,避免了被一个全新品牌“截胡”的可能,也警示了更多想要进行类似操作的人。
ChildLife的创始人原本是一个儿科全科医生,在实践中发现儿童营养和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西医、自然疗法、营养学和中草药等各种医学模式,研制出专为0-12岁婴儿和孩童设计开发的完整营养补充产品线。以医学基础支撑,利用产品方面的高质量、纯净无添加、天然有效成分,再加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严谨检测的多重保障下,ChildLife才得以获得10多年的畅销记录,口碑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的产品品质和品牌信任的积累。
所以,这些市场中突然新冒出的品牌和产品能否在品质上与ChildLife对齐,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同时货不对“标”入场对消费者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除了消费者,还有多方利益都会因为这种货不对“标”的做法而受损:
对于ChildLife,这本质上是一种品牌资产流失,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类似的优质品牌都面临这种境况,被经销商截胡用户,那么消费者可能就要一直稀里糊涂买着自己也分不太清品牌、logo的产品——这种情况在海购过程中几乎经常发生,的行为让它变得更复杂、更扑朔迷离,提升了普通消费者的购物门槛,让消费者离优质品牌越来越远。
推荐阅读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深圳大卖被责令改正!没有控制高额税前奖金
- 漏洞|iOS 漏洞,通过HomeKit 可令iPhone 瘫痪
- 常见问题|智能客服“不智能”令消费者闹心
- 驿务|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聊天记录|沟通不畅 答非所问……智能客服不智能令消费者闹心
- stmut沟通不畅,答非所问……智能客服“不智能”令消费者闹心
- 吊顶|京东员工宿舍时尚奢华,不似宿舍更像公寓,如此装修令人好生羡慕
- ios|App Store涉嫌垄断,印度反垄断机构下令调查苹果公司
- 央行|刚刚!央行等七部委重磅发文,“剑指”直播营销金融产品!不得用演艺明星推荐,来看四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