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制令|蹭商标的新高度:有一种“山寨”,叫货不对“标”( 三 )


对电商平台,过去为了消费者利益整治假货,花了大力气也制定了最严厉的措施,而假货是少了,让消费者分不清品牌的状况却多了,“非假货”的货不对“标”,很大程度上也将损害平台在消费者心中辛苦建立起的信任度,它与消费者确实买到了假货有着类似的负面影响。
对各分销商而言更是损失巨大,因为事件发生后才发现采购的货品并不是ChildLife品牌的,与ChildLife品牌毫无关系,继续销售会有极大的侵权风险,因此就造成了所有货品都积压在了分销商手中的情况出现。
对任何使用该商标的运营方,即便通过引诱等行为虽然能够获得短期的市场,但这种躺在别人的品牌资产上获得的成果,并不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成长。没有从消费者利益出发的做法,也无法为一个长期良性发展的商业打下基础,是空中楼阁。
法律法器拿起后,受益的也不只有消费者
随着禁制令生效,消费者不再被截胡,那些想要ChildLife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到天猫、京东等平台的“ChildLife海外旗舰店”购买正品,这是ChildLife正式更换经销商、正式布局中国市场的官方售卖渠道之一。
消费者在非上述官方渠道购买ChildLife产品时,仍然需要仔细辨别:
1、只有英文名ChildLife和红心logo同时出现的才会是正品。
2、产品正面还一定要有巨大显眼的ChildLife英文商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ChildLife产品仅出自美国,那些标注德国、英国等国的一定不是正品。
在ChildLife品牌方的积极维权下,各跨境平台中违法、违规、违约开设的店铺正在被逐步清理下架或全面处罚整改,事情在逐步解决,相信消费者权益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而通过这件事更应该看到,这个货不对“标”故事反映的是中国在加大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对包括商标权在内的知识产权逐步加大的保护力度。基于事实和规则的公正裁决,有利于中国未来全球化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不被蹭商标,将是很多知名国际消费品牌进入中国的先决条件之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