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一|会员店"二选一"背后的商超焦虑症( 三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月收入过万”被称为中等以上收入,而目前我国约有7000万的中高收入群体。
这7000万群体一旦在仓储会员店消费过,就会成为其忠实顾客。山姆会员店和Costco的数据基本都显示,年费会员的续费率在80%以上。
会员粘性高,但需要考虑的是,基于城市体量、物业租金以及整体客流的考虑,一座城市、同类品牌的仓储会员店数量至多在3-4间,5间门店已是极限,过度的分流和成本支出,反而可能会导致门店亏损。
况且,前述的中高收入“忠诚”人群,基数也是有限的。
现在,一众连锁商超全方位入局仓储会员店赛道,有限的用户势必会被分流,每座城市又面临着“数量天花板”,而大卖场们“热热闹闹”地入局,反而只会落得一地鸡毛。
最关键的,国内的仓储会员店学到“高性价比、仓储货架”的“表”,但能否学到Costco和山姆会员店的供应链能力,亦或只是学习皮毛,却未能触及本质。
如果只停留在“表层创新”上,连锁商超的焦虑症还是“有增无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