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临近双十一,为何那么多人喜欢“薅羊毛”?因为热衷于自我欺骗
又是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每年的双十一对于无数网购达人来说,是一年之中的盛日,双十一的电商购买力度超乎你的想象。
2020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其中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一、网购现状
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据悉,2020年我国的网络销售额达到了11.67万亿元,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9.76万亿元。
文章插图
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的网络用户规模已增长至7.82亿,随着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购物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这其中不乏科技进步的力量。
不只是网购用户接纳了多样化的购物方式,采用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方式,网购平台的商家也抓住了这个时机,削弱了成本之后,以比现实商场中同类物品更低的价格赢得了多数人的青睐。
那么为了抓住这个巨大的人口红利,双十一电商购物节的出现就是一个直观体现,大打折扣的商品与苦心等待的买家让双十一成为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购物狂欢日。
文章插图
那么真的对于买家来说就是完完全全的在“薅羊毛”吗?商品的确有所折扣,然而真相却并不是如此。
二、疯狂薅羊毛的买家与“别有用心”的商家
对于大打折扣的商品,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个反应是“捡到宝了”,因此在以往对该商品的认知中与现在的价格进行比对之后,人们就会疯狂地购买降价后的商品。
这种心理,往往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营销市场与大型超市,在购买物品时,人们在其价格有所下降之后的购买意愿和动机会越发强烈。
文章插图
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叫“折扣效应(Discount effect)”,可以将其理解为,消费者在降价商品面前产生的更多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而往往这种行为是趋之若鹜的,也就是说是群体性的疯狂购买行为。
那么这里也不得不提及到“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它的心理机制与折扣效应大同小异,所谓的商场大促销不仅运用到了折扣效应也运用到了锚定效应。
因此,你以为电商平台在被你“薅羊毛”,其实不然,有心的购物者会发现,在双十一之前的几天,商品会被提价20%左右,然后标着双十一低价折扣的噱头,吸引了无数人钟情于这个商品,以为自己在认认真真的薅羊毛,殊不知还是没有薅过资本主义的墙。
文章插图
大部分商品并不没有损失利益,提价之后再降价的行为也只是让他们的商品价值保存在了合理范围之内,而这却极大的促进了消费者购买欲,不失为一个好的促销方式。
“你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一定要自我取悦,及时行乐”,看似道理十足的话,击中了无数在消费边缘犹豫的买家。
加重了人性之中的享乐惰性,让他们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自我取悦之中,而奢侈品,高档品店的销售额自然节节攀升。
文章插图
毋庸置疑,很多人都会在实用与喜欢之中来回犹豫,大部分商品只能满足自己的欣赏欲,毫无任何实际意义。
推荐阅读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公告|快手: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深化治理公告
- 调研报告|易观2021输入法调研报告出炉,讯飞输入法口碑、用户增速双丰收
- 国货|为“中国创造”买单!天猫双11,曹县汉服领衔五大国货产业带“出海”
- 2.0|中国银联手机闪付2.0正式发布:双击即用
- 双随机|到2022年6月底河北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实现全覆盖
- 双11|关掉8成中国门店,悦诗风吟上演“大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