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高度内卷的快递行业,还值得投资吗?


投资|高度内卷的快递行业,还值得投资吗?
文章插图
作者:蓝色多瑙河 编辑:小市妹
上周快递指数(884818.WI)除最后一个交易日微跌外,其余四个交易日均呈上涨趋势。
再往前追溯,从7月末至今,快递指数已经回弹超过20%。
进入三季度,快递业加速回暖是电商大促节带来的短期回弹,还是行业价格战内卷结束后的长期修复?
本文将回答三个问题:
1.造成这轮“快递业熊市”的始作俑者是谁?
2.快递业价格战见底了吗?
3.回暖之后的快递行业值得投资吗?
【“价格屠夫”搅动快递江湖】
对于投资而言,没有什么是比竞争加剧,“价格屠夫”出现更可怕的事。
快递行业是我国少数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之一。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0年-2020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从575亿元上升到8795亿元,年复合增速31.4%。
投资|高度内卷的快递行业,还值得投资吗?
文章插图
增速越高、蛋糕越膨胀,引来的竞争也越激烈。数据显示,同期快递行业的单件收入从24.6元下降到10.6元,降幅超过一半,这既有快递行业规模效应下的使然,更多是竞争加剧的催化。
“价格战”下,快递公司不断下调快递单件收入,但包括“人工、租金、面单原料”等成本并未有同比例的下滑,进而让快递公司走向薄利、微利甚至亏损。
2020年,本就疲于应付价格战的快递行业迎来“光脚”的兄弟——极兔,这只从东南亚市场跳进来的兔子直接开出“烧钱换市场”的药方,用单均亏损1元的方式,在短短十个月实现2000万日订单量,比“通达系”完成同一目标至少节省了10年。
在“价格屠夫”的搅动下,几家头部快递公司不得不选择战略跟随,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中通2020年将战略从以前“份额-利润”的平衡,全面倒向“份额”;顺丰与三家“加盟制”快递公司纷纷调低单票收入,在全面价格战下,2020年快递行业单票收入出现10.6%的负增长。
投资|高度内卷的快递行业,还值得投资吗?
文章插图
▲来源:兴业证券
进入2021年,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并未停歇,最疯狂的时候,极兔将单票价格打到了0.6-0.8元,低于快递行业普遍成本价1.4元。这种攻势之下,快递行业一片哀鸿,甚至一季度连“快递一哥”顺丰都出现近10亿元亏损。
快递行业进入至暗时刻。
【单件收入触底反弹】
尽管价格战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让极兔付出了沉重的财务代价,但同时换来了超预期的增长。
据媒体报道,极兔总部10个月累计亏损额超过200亿元,但日均2000万单的业务量让其在快递行业站稳脚跟,据华创证券测算,目前极兔的市占率有望达到7%-8%。
今年4月份,极兔完成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补充弹药后的极兔准备再干一场。但价格战对快递行业造成的创伤,尤其是各大快递公司普遍通过降低派费来压缩成本的方式,对快递小哥的收入造成严重影响,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4月9日,百世、极兔因低价倾销遭义乌邮政管理局整治与行政处罚。4月22日,浙江省明确提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这是政府首次以法规形式提出价格监管。
6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价格战引起的不正当市场竞争、区域差异化派费、快递小哥合理劳动报酬保障等问题提出规范性要求。
7月份,包括顺丰、中通等快递公司推出针对快递小哥权益保障的措施。8月末,包括“三通一达”与极兔在内的6家快递公司陆续宣布自9月1日起上调全网派费0.1元。券商预计派费上调很快就传导至前端快递揽件价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