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电动车|哈啰,押注两轮电动车


哈啰电动车|哈啰,押注两轮电动车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ID:bohuFN),作者:唐伯虎,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哈啰的定位肯定不是做一家共享单车公司,更不是做一家两轮出行公司,哈啰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就是能成为中国下一代平台型企业。”
2020年3月,杨磊在接受胡润百富采访时谈道。
这家于2016年9月创立的公司,曾经经历过最危险的时刻,几百位员工的工资发不出,上千万即将到期的供应商货款不知道在哪里。
共享单车赛道内,摩拜和ofo如日中天,两家手握资金均超过了10亿元。相比之下,哈啰手里只有不到4000万元。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哈啰成功避开锋芒,在摩拜和ofo的绞杀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还攻下两轮市场的头把交椅,完成了从“濒危动物”向出行巨兽的惊心一跃。
哈啰单车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出行的故事远未结束。
除共享单车外,哈啰又推出了电单车、顺风车,更是在本地生活板块大展拳脚。但似乎都没有掀起大浪花。
面对如今共享单车业务不赚钱,而盈利的电单车业务又遭受滴滴、美团阻击,哈啰的下半场故事在哪里?
押注电动车市场成了杨磊的又一次“赌博”。
从共享单车到电动车早在2019年6月,哈啰就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成立合资公司,推出类似于汽车加油站的换电站,为两轮电动车提供换电服务。
可以说,这是哈啰的第一次投石问路。
但哈啰在这里面,更多是充当一个平台服务商的角色。哈啰不仅自己用,还开放给了所有符合新国标,以及电池标准化的两轮电动车使用。
2020年4月,中恒电气2亿元投资宁德智享,这也大大推动了哈啰出行在智能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布局。
按照哈啰官方说法,两年前就开始研究两轮电动车,但直到去年才开始孵化造车的项目。
为什么哈啰要进入一个老赛道,自己造车?
在伯虎财经看来,一是挖掘第二增长曲线,二是在出行领域形成闭环,最后做平台型公司,三是提高市场对哈啰的期待。
据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0年,哈啰出行成立后至少经历了10轮融资,其中蚂蚁金服从2017年开始共参与了六轮,数年间,哈啰拿到了近200亿元的投资,依托资本巨头的背景,哈啰出行闯进共享单车领域第一阵营。
但2019年共享单车市场神话破灭,资本不再追捧,哈啰自2019年12月透露出最后一笔融资消息后,至今没有传出新的融资进展。
而在2018至2020年期间,哈啰处于疯狂烧钱阶段。
尽管这三年,哈啰净亏损收窄,但三年间,仍出现了近50亿元的巨额亏损。
从哈啰的业务线来看,目前有三块业务,共享单车、顺风车和其他业务。其中,共享单车业务营收占比最高,是公司的主要营收点。
一方面是不断烧钱,一方面是营收比例失衡,2020年共享单车营收占了总营收的91%,而共享单车业务营收速度同比增速却从2019年的115%降到了21%。
而纵观哈啰的顺风车业务,2019年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66.5%。加之滴滴顺风车回归、高德的顺风车上线,留给哈啰的市场空间变得更加狭窄。
大量烧钱做市场投放,最后带来的结果是2020年公司的短期借款暴增498%、应付账款和票据大增39%。
今年一季度,哈啰再度净亏损8.36亿元,公司几无可能支撑其“再烧一年”,哈啰面临着继续输血的困境。
那么,第二增长曲线就成了重中之重。从 2020 年初至今,哈啰持续试水各种新业务,从出行领域的特惠打车,到本地生活领域的社区电商、到店团购、酒旅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