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电动车|哈啰,押注两轮电动车( 三 )
例如,针对传统电动两轮车在开关车锁、电源管理、骑行安全、充电安全、防盗等痛点,本次天津投建的哈啰电动车超级工厂将设立两轮电动车创新实验室,持续迭代VVSMART车机系统,将共享出行用户需求和研发生产进行捏合。
而在渠道上面,哈啰电动车采用“线上订车线下提车”的方式零售。通过加盟的方式,开设门店超过了2000家。
在招商上,哈啰也区别开其他车企。
哈啰电动车目前采用的是直营+TP为主要的门店合作模式,取消了大区层级代理,通过工厂发货直达门店,为经销商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这些电动车新势力里面,哈啰电动可以说是与小牛电动并肩的佼佼者,但新公司想要挑战传统优势企业,难度不小。
故事如何讲好?今年以来,各个两轮电动车厂商都在推出各自的高端产品,比如雅迪在3月推出冠智2.0系列车型,甚至达到了13999元;爱玛推出了A500款,售价4999元起;台铃也推出了狮子王和N9。
传统厂商之外,小牛、九号也在持续布局高端市场,其中小牛更是在今年一下推出了10款新品,高端之外向着中低端产品持续覆盖。
在产品正式上线前,哈啰纸面上不输同行的点可能在于品牌认知,以及此前运营共享电单车时积累的供应链和运营资源。
比如,电动车电池的合作伙伴是现成的。前面伯虎财经提到的,哈啰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推出的换电服务。目前哈啰换电服务已覆盖 100 多个城市。
此外,哈啰此前为共享助力车搭建起的维修团队,也可以与两轮电动车的售后服务相连接。二三线城市已有的运营团队,也可帮助哈啰取消经销商、直接控制线下加盟店。
哈啰电动车事业部总经理迟星德更表示将优先在重点城市扩大线下加盟店,比如广东和浙江,明年再深度运营。
但一个一直提供共享服务的企业转而做硬件业务,哈啰无可避免面临对其生产能力的疑问。
目前,哈啰一小部分电动车由自建工厂生产,但大部分则采用代工模式。这样一来,就无法对硬件生产进行直接的把控,容易出现问题。
再者,哈啰想要在电动车众多拔尖者里夺食,还要忍着伤口继续输血,大力搞研发。
比如近年来一直被热议的九号电动车,据传其产品研发团队有两三百号人,在产品正式上市前进行了三年研发,这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不是靠互联网思维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真金白银去买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哈啰急于上市的原因之一。
并且现在电动车领域普遍有个问题,就是低端向高端的突破存在困难。
高端化是头部电动车企业近几年的共同口号,但是从小牛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即便品牌花费了大力气打造高端、年轻、时尚的标签,消费者也对其低价的G0系列抱有更大热情。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下沉市场仍然是消费电动车的主力市场,包括共享电动车品牌,也是将区县、三四线城市当作主战场。
在一二线城市,电动车仍然没有大的突破。囿于低端市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动车行业的市场价值与想象空间。
其次,电动车行业普遍毛利率、净利率水平低下。作为龙头企业的雅迪,2020上半年其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8.2%、5.1%。
导致盈利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一是制造成本,二是营销费用。由于各个品牌的产品不存在大的差异化壁垒,导致品牌们纷纷在营销上砸下重金,来建立品牌认知,吸引消费者。
哈啰在电单车业务受阻,被滴滴、美团挤压后,能凭借电动车重新夺回出行市场地位吗?
如今,玩家仍在不断入局。哈啰目前只能和时间赛跑,尽可能多的抢注市场。否则,一旦巨头下场哈啰可能又一次扑了空。
推荐阅读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哈啰顺风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电动车|2022年,你必须要知道的4个趋势
- 美团|共享单车企业将被纳入信用监管体系,首批涉美团、哈啰和青桔
- 实体|Facebook押注元宇宙,为何腾讯、阿里们却大搞实体经济?
- 美团|昨夜今晨:美团电动车违规存放大量锂电池被查 安阳维权女车主告特斯拉开庭审理
- 共享单车|共享两轮车领域首个城市总量测算方法学推出 哈啰出行参与研究
- 驾考驾照准点学车|哈啰出行、58同城等被点名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17款违法APP
- 微师|哈啰出行、58同城等被点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17款违法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