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斧奖|专访金斧奖评委吴智慧:抓住源头活水!上游供应链突破何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产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上下游源源不断的相互支持与协作。
中国家居业的规模、品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但在很多领域依然短板明显,尤其在上游的基础材料、工艺、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作为一个鼓励上游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奖项,金斧奖对供应链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家居业,上下游的协作困局源自哪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金斧匠心”顶层访谈系列,采访了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中国林学会家具与集成家居分会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吴智慧老师。
文章插图
从分离到融合,上下游协同还处于初级阶段
每年一次的米兰家具展吸引了大批家具同行,远渡万里取经学习。然而意大利家具产业的成功并不仅仅在设计,更在于其完备且协作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集群。而对于中国家具业来说,上下游之间的协作还远远不够。
作为金斧奖评委,吴智慧教授认为,“总体来说,中国家具业的上游(原辅材料)与下游(家具、家居)产业,己由过去的相对分隔逐渐走向了融合发展。”除了上游企业传统的经销模式之外,上下游的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上游向下游专供的模式
一些上游企业通过向下游企业专供原辅材料,形成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但这种模式,上游企业所能提供的品种花色类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下游向上游定制的模式
下游企业通过向上游定制原辅材料,以实现产品独特的功能、表现力等。但这种模式,小批量的定制无法使上游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3)上游延伸产业至下游的模式
一些上游企业进行纵向的产业扩展,例如板材生产企业延伸到定制家居产品的制造、皮革加工企业延伸到软体家具产品的制造等。但这类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上,往往比不上专业的产品类公司。
(4)上游与下游并购重组模式
这一种模式,就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并购重组。表面上看,上游与下游的融合可以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但从实际效果会来看,很多时候全产业链整合的集成度和效能并不高。
上游供应链创新缓慢,如何破局?
相比于下游家具业的活跃和品类丰富,国内家具上游供应链的活力并不高,并且创新缺乏。吴智慧教授认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的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传统上游企业过去大多是跟风市场、模仿产品、低价竞争。企业享受了“红利”,形成了“习惯”,也就疏于沉下心来做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再次突破。
其次,不少上游企业对原辅材料的研发重视不够,缺少研发队伍和能力,研发投入不足,更没有研发中心、研究院等平台。
最后,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甚至依然处在相对分离的状态。许多上游企业对于下游企业的真实需求并不完全了解。
客观来说,这是中国近代家具产业短短40年的发展历史中所必然走过的阶段。
而在工业化逐渐普及,智能化开始崭露头角,消费市场对设计和品质的要求倍增的时候,上游供应链能否用自己的“硬核实力”,帮助下游企业走向持续成功,将显得愈发重要。
文章插图
那么,如何破解上游供应链的“创新困境”?吴智慧教授认为,在保持耐心、恒心和决心的前提下,还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要上下游产业加大深度融合。
实际上,由FurnitureToday今日家居主办的“幕后高手”中国家居业供应链专业论坛,就多次强调这一主题。
推荐阅读
- 评委|谷歌等揭露「AI任务疑难」:存在局限的ImageNet等基准,就像无法代表「整个世界」的博物馆
- 门店|36氪专访|京东7FRESH总裁郑锋:2022年底目标开店超70家,8成以上在京津冀和大湾区
- s专访数魔:新一轮“暗涌”来袭,抛弃幻想,继续战斗
-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访「楚天云」:隐私计算已在民生领域产生价值,但讨论"分润型"商业模式为时尚早
- 有赞CTO崔玉松:私域流量是“一把手”工程,早期不要过度考核收入|36氪专访 | gmv
- 评委|“QQ”商标不属腾讯?雷军痛失“小米”商标?这完全是血泪教训!
- 钛度专访|三个“丁磊”同时出现,网易元宇宙初落地|钛度专访
- 专访|专访运去哪创始人周诗豪:物流生态的两大核心是价值分配和标准制定|36氪专访
- 肖利华|专访肖利华:内容、算力、原宇宙…谁才是行业转型的最大生产力?
- 开发者|低代码发展专访系列之一:低代码平台产品的使用者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