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洁 编辑|乔芊
沉寂1年多后,京东七鲜又一次出现在了公众视线。
12月22日,上任刚满一年的新任总裁郑锋对外披露了七鲜的新战略:即“1+1”,京津冀之外,大湾区将作为第二核心区域被重点挖掘。
伴之,七鲜新的开店计划也出炉:2021年底总数达到47家七鲜超市,2022年底计划超过70家(80%以上都在京津冀和大湾区)。新开店计划也意味着在“低调”一年后,七鲜将再启扩张步伐。郑锋在采访中也透露,未来七鲜的选址将更多聚焦在全国知名购物中心。
与此前的策略不同,“接下来的2-3年,七鲜 99%以上的店铺都是自营”,郑锋表示,“今年不是一个好时机,所有传统零售商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贸然推进合作并不合适”,不过在未来7年计划里,七鲜还是会有一定比例的非自营店铺。
作为京东内部有明确对标属性的创新项目,2019年七鲜是有过扩张和略带激进的创新探索的。除了大店业态,七鲜在当年还推出了社区业态的七鲜生活,以及围绕白领场景的七范儿。不过总体来看,成立4年,七鲜的发展并不算顺利。
文章插图
七鲜超市门店
截至目前,七鲜超市在全国开出47家门店,与对手仍存在着些许差距;七鲜生活在去年12月密集开出16家门店后,今年进入调整期,至今未开出新门店;七范儿也因为疫情原因闭店,并终止了相关探索。
与之对应的是,在3年内七鲜换了3任负责人,从王笑松到王敬再到现在的前沃尔玛高管郑锋,负责人在变,思路也在变,这使得外界眼中的七鲜发展一直处于摇摆中。
不过,多位七鲜内部人士告诉36氪,郑锋上任后,(七鲜)内部状态好了很多。今年4月,七鲜超市GMV同比增长超过36%,8月同比增长超过85%。其中,运营超过1年的门店同期可比GMV实现“六连涨”。到今年底七鲜的GMV将接近30亿,这比去年同期的10几亿高出不少。
组织上,七鲜今年也打破了以往不同业态相对闭环的架构,采用统一的前中后台架构,并充分放权“营运、产销、市场”等前台部门。据郑锋透露,目前七鲜店长与自己的汇报条线只差一级,这有利于更高效率的决策。
对于外界的质疑,郑锋也坦承,京东对于七鲜从未想过离开或放弃。今年是京东全渠道战略的冲刺年,如今已划归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的七鲜,也承担着京东全渠道增长的重要任务。
但对于一个独立的创新业务,外界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是:七鲜究竟想开一家怎样的门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本次采访中,郑锋给出了他的解答。
以下为36氪专访京东七鲜总裁郑锋内容,有删减:
谈开店策略:京津冀和大湾区为核心,2022年底超70家问:京东七鲜现在的门店数以及新开店进展能否透露一下?
郑锋:去年底25家七鲜超市,16家七鲜生活社区店,七范儿只开了一家店,在疫情期间关掉了。今年到目前为止,七鲜超市新开了17家门店,七鲜生活还在复盘和整理过程中,从年初到现在没有开新店。
我们目标是到今年年底新增22家左右七鲜超市门店,总数达到47-48家,到明年底争取超过70家。聚焦两个核心区域,一是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年底及明年初开出的10家店有接近一半都在北京;另一个是以深圳为核心的大湾区,现在大湾区有11家门店,从4月开始,我们在深圳和佛山一共新开了6家门店,其中5家在深圳。计划到2023年70-100家店,80%以上都在这两个区域。
问:把触角从京津冀延伸到大湾区做何考虑?
郑锋: 选择大湾区是希望找到第二个增长曲线,从用户角度看也是最匹配的。七鲜的用户画像是20-55岁中高收入的家庭用户,以及初入职场的中高收入白领等。从购买能力、年轻人占比等多个维度,大湾区都是我们的首选。
推荐阅读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腾讯|36氪独家丨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拟收购游戏手机厂商黑鲨
- 门店|711门店卖酒给未成年人被罚1000元
- 熊猫外卖收购澳洲本地华人中餐外卖平台E36氪首发 | 熊猫
- 欧派|欧派遭经销商“倒戈”行情低迷下门店重装频率过高引“不满”
- 胡建强|36氪首发|原BIGO总裁入局远控软件市场,「久尺网络科技」获2.5亿元融资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Sp8点1氪丨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融资逾3.3亿美元
- 回家过年|8点1氪丨阿里调整大淘宝组织架构;库克2021年薪酬近1亿美元;音乐平台不得签署独家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