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世纪|TVB裁员150人,昔日霸主人才凋敝、制作滞后,此时变革能赶上吗?
文丨零壹
10月5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VB)宣布裁员计划:
“为应对业务环境及营运需要的转变,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于过去一直进行营运调整,以达致提升效率、及发展新业务。TVB周刊的印刷本会被网上版取代;由于增加实景拍摄导致厂景拍摄减少,将关闭其中一个戏剧录像厂;非戏剧制作亦精简其运作。现决定裁减在TVB周刊、制作统筹部、美术分部及非戏剧制作约共150名员工,由今日生效。受影响的人数占现时之职员人数约百分之四。”
文章插图
对于裁员,TVB发言人表示:“裁减职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但很明显,我们需要面对业务环境及营运需要的转变。我们会继续投资以提升制作及将我们的资源投放于新的及发展中的业务。”
裁员计划在8月已有消息流出,在10月公开之后不免令人唏嘘。曾经叱咤风云,为观众带来无数经典电视剧的TVB日益没落,如今正处于艰难转型求生中。
新人断层、主力北上淘金,TVB收入随之逐年下滑。2017年TVB利润为2.44亿港元,同比下降51%,几乎只有2012年的十分之一。TVB没落背后并不能全然怪罪于公司本身的决策,也是香港经济文化地位逐步被崛起的大陆取代的必然结果。
文章插图
明星断层、文化消费重心转移
文章插图
邵逸夫与方逸华
大批金庸武侠剧成为无数人的童年记忆,《金枝欲孽》《宫心计》等开宫斗剧先河,《妙手仁心》《法网狙击》《创世纪》等行业剧质量更是吊打如今许多“伪行业剧”。这些高产出、低片酬工业化流程生产的剧集保持了如此之高的水准,是伴随着80、90年代香港地区影视人才井喷出现的。
80年代的一部武侠剧《倚天屠龙记》,创作名单里可以同时出现王天林、杜琪峰、陈木胜、吴锦源、程小东等大牌导演,梁朝伟、任达华、郑裕玲、邵美琪等顶梁柱电影明星,可见彼时香港影视人才之盛。可是如今,“北上”却成为如今港星寻求出路的首选。
文章插图
制作水准下滑并不能完全解释TVB的没落。如果看过近两年TVB的一些新剧《宫心计2:深宫计》《飞虎之潜行极战》《蚀日风暴》《再创世纪》等作品,公允而言其质量并未较黄金时期有特别明显的下滑,豆瓣评分也大多能够达到7分左右,再考虑TVB经典剧的情怀加成,在近年风评环境下获得这个评价的剧集已属难得。
但与早期TVB相比,明显不同的一点在于电视剧明星的断层:张智霖、马浚伟、郭晋安这些70后甚至60后出生的港剧明星仍然在这些新剧中扛大旗,《飞虎之潜行极战》中年近40的吴卓羲还仍在扮演盛气凌人的愣头青,当家花旦胡定欣同样也偏高龄。而能够给观众留下印象的新生代明星,少之又少。
但如今,文化消费的重心早已转移至大陆。港台明星多多少少都出现了断层问题,我们发现,10年前流行的港台明星与今日也很难说有多大差别。
TVB不复往日辉煌是大势所趋,但也并非就此否定TVB的价值和未来,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或许是方逸华离世后,TVB首先要做的根本改变。
TVB的“变与不变”
【 再创世纪|TVB裁员150人,昔日霸主人才凋敝、制作滞后,此时变革能赶上吗?】本次裁员计划的业务是TVB周刊、戏剧录像厂、非戏剧制作三个方面。从中不难看出TVB改革的方向和决心。
TVB周刊前身是和无线台同步创立的《香港电视》杂志,作为纸媒,在新媒体时代早已式微的大环境下显然价值下滑。转为网络发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推荐阅读
- 软银|孙正义再次出手,国产企业获百亿投资,欲打造另一只“独角兽”
- 继承|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 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修复”一条1000元?警惕,这是再增污点
- 老实人|人民日报再点名!揭开了刘强东的“老实人”身份
- 月嫂|三大高薪又缺人的职业,曾经被年轻人抛弃,如今再度高薪翻红
- 桌面|OriginOS Ocean原子组件体系再升级 人机交互更高效
- Sp8点1氪丨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喜茶涉嫌广告虚假宣传被罚45万;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融资逾3.3亿美元
- 起诉|不是一亿的事儿!腾讯再起诉抖音,屡次三番到底在争什么?
- 阿里云|西安一码通“崩溃”调查:一场系统性失灵的数字政府再思考|钛媒体深度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年老主题:阿里巴巴、腾讯、哔哩哔哩再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