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马云的阿里帝国,坍塌了第一段城墙( 二 )


早在2008年,周韶宁获得了和马云、郭台铭吃饭的机会,在饭桌上周韶宁用诚意打动了他们,成功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
在2017年9月份,百世物流正式上市,虽然它一直在亏损,但是阿里巴巴依旧坚持增持,成为了第一大股东,俨然把百世当成亲儿子养。
2020年5月28日,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阿里巴巴签署协议,百世将向阿里巴巴发行和出售2025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1.5亿美元,债券的年利率为4.5%。
双方预计,在满足成交条件的情况下,该交易将于2020年6月4日左右完成。这批债券为期五年,年利率为4.5%。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每半年派息一次,分别于每年的7月1日和1月1日派息。
依据百世此前提交的SEC文件,阿里巴巴拥有百世46.2%的投票权,接近创始人周韶宁拥有的46.4%投票权,并持有百世24,184,400股A类股、94,075,249股B类股,以持股三成比例为百世最大股东,周韶宁持股12.28%位居第二大股东。
百世作为亲儿子,获得了淘系电商的大量订单,甚至几乎是其唯一的商流订单。
极兔收购百世,最直接的战略收益就是曲线进入了阿里的“淘系”订单体系,横跨拼多多和天猫淘宝这两大商家物流资源,如虎添翼。
作为大股东百世快递的大股东,阿里却在“战略死敌”收购百世时没有投下反对票。
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放手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百世的长期亏损,而是是因为在当前反垄断和反“二选一”的大背景下,绝对不敢投出反对票。
当然,极兔对百世的收购能不能通过反垄断审查,还不得而知。
但对阿里来说,帝国的城墙已经开始坍塌。
三、行业治理:快递业还将洗牌曾经,在无序扩张的局面下,资本的能力被无限度扩大的。
但是从这次百世快递卖身,倒是透露出一点点有意思的事实:越是被阿里重资持有的快递公司,经营业绩就越不好。
在阿里持股的“四通一达”里,持股比例最高的百世和申通(阿里甚至向申通空降了高管)目前经营最困难;而持股比例最低的中通和韵达,反而逐渐胜出。
再回想一下被阿里全资收购的优酷、虾米音乐等等企业,真是唏嘘。
而快递业最大的洗牌窗口,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临近了。
2021年初,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研,“平台开放消费者自选快递公司”的权利和功能。
当前,消费者自己花了钱,却无法选择快递服务商,经常因为快递周期、送不送到门等事项和平台、商家之间打口水战,受窝囊气。
一旦开放了消费者自选快递服务商权力,性价比不合适的快递企业将加速崩溃,各地没有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配送站点也将很快破产离场,行业将进行彻头彻尾、触及灵魂和根本的大整合。
内循环是当前国内经济的大潮流方向,这个政策的出台已经指日可待。
尾声:快递业是最早享受到阿里“996福报”的行业之一,快递小哥们的待遇问题甚至引起了监管部门行政干预,但是至今“派费增加0.1元”还没有能完全落实。
几千万从业人员的命运,不应该只以资本回报率当作首要考量。
和物流小哥命运类似的,还有活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
类似这样的帝国城墙,倒得越多越好。
你说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