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双十一”究竟是优惠多还是套路与陷阱多( 二 )


农产品成为各平台“网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双十一,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对产地和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原生态产地和优质农产品。一些天的数据显示,一些某东超市和一些某东斯派克联合带来了多款高性价比的C2M产品。四川某媛果冻橘子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相当于卖空了150亩某媛橘子园;某尔勒香梨营业额同比增长10倍,销往全国21个省市的896个城市。此外,某东升生鲜产品再次传出。10月31日晚8点开播仅10分钟,董氏生鲜的销售额就创了去年同期4小时的纪录,整体营业额同比增长145%。在众多生鲜产品中,面食烘焙、猪肉、牛肉、羊肉、家禽和鸡蛋、乳制品、水果和蔬菜、海鲜和水产品、即食快餐成为热销品类。有声电商表示,“双十一”期间有声电商深入吉林、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农产区,启动产地促进地方农产品产销衔接。其中,“某火商头条”公益项目将进入吉林延边,并提供数百万元补贴。线上板块将推介延边麻辣白菜、米肠、年糕面、延吉冷面等100多余种农业特产,为其开拓全国消费市场。
我们要做一个聪明且理智的消费者
我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对“双十一”非常感兴趣,也很心动。但一定要做聪明理智的消费者。首先,我们在网购前必须要睁大眼睛。应该提前查看店铺评级和产品评价,选择经营资质齐全、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二、判断明跌暗涨的陷阱。消费者一定要做到货比三家,对比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避免低价陷阱,谨防提防卖家“暗涨”。如果一旦发现卖家的行为具有构成欺诈性,消费者可以保留消费凭证和沟通记录,可以向电商平台以及消费者协会举报和索赔。此外,我们必须明确优惠规则。一定要仔细阅读各大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的各项优惠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等规定,找到最适合的方案。部分商家的“双十一”活动是分阶段进行的,必须明确每一波活动的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方式可能都不一样。消费者应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最后,注意退换货的及时性。“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下单前要认真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
在此劝谏各位老铁,直播“秒杀”勿冲动。各大平台及各商家的促销套路您又了解多少呢?还是那一句:“莫要盲目购物,选择理性消费,谨慎下单,按需购买。”最后谈谈你们对“双十一”消费是什么看法。平台购物陷阱与套路您又知道多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