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商超走出最后一公里,走不进年轻人的心( 二 )


疫情|商超走出最后一公里,走不进年轻人的心
文章插图
2020年,全国化布局是永辉的关键词之一。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局面转好,永辉超市的扩张也按下“加速键”。仅去年12月,永辉超市新开门店就达34家,覆盖30个城市。
到了今年,其上半年新开超市门店28家,合计1026家门店(其中已改造的仓储门店20家), 储备门店 202 家。第三季度,在全国新开 20 家门店。疫情没有阻止其扩张的步伐。
“永辉超市起码30%以上的店长的管理水平都不够。”很多新店开张,老店的店长被调去新店当店长,那么原来老店的副店长大多都是直接升级为店长。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即便能力还没达到,也能凭借关系上位。
这一现象在传统商超的扩张中并不少见,这其中体现了企业培养与培训体系等环节的薄弱,同时这些传统企业管理体系的固化,进一步导致内部管理重人际关系、轻能力考核的现象泛滥。
“一般情况下,想要完完全全摸清并熟悉一家店的上下流程,得几年时间。永辉这两年因为店长管理能力跟不上而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不在少数,也因此陆陆续续的倒闭了一些店。”上述永辉员工表示。
电商渗透不断加快,线下商超虽然看到了这一趋势,但是想要当即改变几十年的经营模式还不现实。但是经过此前的尝试,他们更加确定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价值所在,即便困难也必须突破自我。
以永辉为例,线下从“超级物种”到“永辉mini”,再到“仓储店”,线上包括自营App以及与第三方合作的到家业务。不断在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也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
如同其财报中所说,除了受疫情及社区团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上半年主动调结构降库存,从而导致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及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另外,一位联华超市的员工表示:“外界竞争因素的增多,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服务要求的提升,如果线下超市没有体现出比社区团购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话,消亡是正常的。”而线下超市的一线员工往往是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最累的活,新兴业态的出现也将对线下商超的管理与服务提出更高的考验。
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正在唤醒思维固化的传统商超,后者已经开始试着走出麻痹状态。
商超留下的空白正被填补电商将近20年的发展也没能替代线下实体经济,线下商超与社区团购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互联网巨头上线的社区团购业务,无论在功能还是定位上都不是对标线下商超,覆盖下沉市场才是目的。
疫情|商超走出最后一公里,走不进年轻人的心
文章插图
某社区团购平台战略部门人士称:“巨头之所以很看好社区团购这个业务模式。主要是这个业态覆盖面广,可以抢占乡镇等下沉的消费群体和流量。”移动互联网发展至成熟期,各平台用户增长见顶,下沉市场还存在发展空间,老年人等群体的需求尚待满足,因此各平台纷纷使出杀手锏,全民网络化的同时也体现了互联网平台对增长的渴求。
某社区团购做过一份市场调研发现,在社区团购兴起以后,像市县级的商超经销商的出货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是社区团购用低价做了不少商品的推广,为市场整体需求扩展了一定的增量。因为乡镇的供应商渠道相对比较单一,社区团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补充。
“头部社区团购平台现在已经可以到达行政村了。”上述社区团购人士表示,当社区团购已经下沉至乡镇以及村,其带来的价值似乎应该被重新估量。
林秀是西南地区一镇上的居民,光子星球从她那里了解到,今年夏天镇上就可以使用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买东西了。“起初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但是楼下的小超市老板娘就是团长,大家街坊邻居很熟,她就教很多人用,说买菜买东西便宜。我现在经常用,能买到一些镇上超市买不到的东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