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实体商业的“双11”不输线上?数字化加持玩法新颖吸客( 二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银泰百货微信小程序“银泰百货INTIME”已于近日上线,今年的“双11”期间将与喵街App、线下门店共同为消费服务。也就是说,线下门店没有的货,消费者同样可以从全国其他门店下单配送。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不论是购物中心,还是以联营模式为主的百货商场中,商品的定价权主要在品牌商。现在电商平台的综合成本和线下实体门店的成本差不多,所以价格政策上平衡了一些。“电商平台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品牌商需要面临主播坑位费、品牌宣传、引流、履约(快递物流)等多方面的成本压力。”杨青松指出。
紧抓新消费消费力回归线下
实体商业在面对电商节日的情况下,虽有压力,但也有上扬趋势。杨青松指出,在实体百货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一些采用轻量化手段,如小程序和直播的企业在销售额和客流量上有所增长同时延伸了企业的宣传和服务,以及强化了与品牌商的合作互动。不过,一些企业在数字化建设中投入过高的话,可能导致净利润受到影响。
实体商业的体验感、全业态很难被替代,这也是实体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杨青松认为,线下店内导购的现场面对面服务、试穿试吃试用减少退换麻烦、一对一VIP服务、娱乐及餐饮的体验等方面是只有实体商业才能实现的,这也是实体商业在转型中应当巩固和创新的主要方面。
同样,苏宁易购北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郝嘉表示,实体门店依托线下优势,能够在消费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感和满足感。首先线下门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触可感、有温度、可互动的购物体验场景,通过亲身体验让消费者能够边体验边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体验和专业导购的讲解后,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能及时满足购物欲和喜悦感,让“双11”的消费从“卖产品”到提供场景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贝壳研究院商业地产分析师郑中同样认为,2021年,电商行业已经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活力,实体商场中餐饮、服饰等单一业态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亟须向体验类业态转型。以目前实体商场中较为成功的体验业态为例,“她经济”的崛起配合社交电商的全面覆盖,让不少国产美妆品牌从线上走向线下,成为了主流购物中心的另一类强势租户。“盲盒经济”通过强IP属性的产品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助推实体商场客流量。
在追求品质和体验感的消费趋势下,新消费不断崛起,实体经济也日益升温。杨青松表示,伴随年轻人的消费观、食品支出占比的减少,以及境外消费的减少等,餐饮、互动、娱乐等体验消费受热捧。所以其他标准化的商品,特别是吃喝类的消费,在人口数量增长有限、CPI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可能更大增幅,只是结构性变化。
“刚刚发布的泡泡玛特年度财报中指出,其线下零售店总量在2020年疫情期间继续增加76家至187家,实体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5%。这说明文体娱乐业态正处于复苏和增长阶段。”郑中指出,亲子和文娱业态的复苏,以及新能源汽车进商场的趋势,都给实体购物中心带来发展新机遇和新阶段。
举报/反馈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