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我被“山寨”顺风车APP骗了( 四 )
“这样的履约要求,对于真正的顺风出行过于严苛了,毕竟多数真顺风车主都是以自身的出行需求为前提,顺路捎人本只是顺便,临时有事加班都有可能改变自身行程。而专职车主本身就是以乘客出行需求为前提,自然很少会临时变更行程。”李亮说道。
这么看来,对于顺风车的两大核心——真顺路、低定价,滴答顺风车是否从自身机制设置方面进行了保证,还得打一个问号。
为什么会存在“假”顺风车?必须得承认的是,顺风车的市场需求其实很大,远远大于供给,除了日常通勤、跨城出游、返乡等主流场景外,顺风车还能满足很多个性化的场景和需求。
然而,真顺风车是以车主出行需求为前提,这决定了其分享空座的经济驱动因素并没有那么强,要看是否顺路,时间是否方便。因此,扩充真顺风车主群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顺风车文化的培育以及整个顺风车生态的净化。而这,也让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专职司机有机可乘。
正规顺风车平台都会有严格都车主审核门槛,包括背景筛查,接单次数及价格限制,以及一套成熟的打击非法营运的处罚机制等。再加上,顺风车的本质是一个小而美的慢生意,很难实现高昂利润。
为了攫取暴利,一些平台必然会想办法降低审核门槛,将顺风车变成快车模式来运营。
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最关键是看平台愿不愿意管理,如果平台审查严格,审核司机的身份,约束司机的接单次数,其实是可以规避掉很多风险的。”
有行业人士建议,要让顺风车行业生态更加净化,尤其是让一些打着擦边球的顺风车平台得到有效整治,仅靠约谈和罚款难以治本,还需要地方主管部门、工商、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及法律机构等更多部门的联手介入,深入共建共治。(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兰、李亮为化名。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