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理性购物防踩雷!中消协发布双十一购物六点注意事项
驱动中国2021年11月4日消息 “双十一”促销互动已经开始,不少人都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但满减优惠、预付顶尖等各种信息让人眼花撩换,甚至满满都是套路。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投诉情况,发布“双十一”购物六点注意事项,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这六点注意事项分别是,“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
主要内容包括:1.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2.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建议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消费者购买预售产品的,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3.“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按需补货。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绝冲动消费,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防止很多囤货还未拆封就已经过期,既是给自身财产造成损失,也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
4.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5.面对主播的极力推销,保持冷静,克制冲动,要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的直播带货商家进行交易。为保障财产安全及交易记录可循,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者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 举报|理性购物防踩雷!中消协发布双十一购物六点注意事项】6.购物时要提前了解商家发货及退换货政策,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相关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同时,消费者还应仔细阅读退换货政策,了解所购产品是否享受七日无理由退货以及退货运费由谁承担等问题,收到货后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发生消费纠纷时,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者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推荐阅读
- 电子商务|非洲部分发达国家喜欢使用电商网购物降低购物成本
- 公司|Oracle NetSuite叶天禄:中国SaaS市场理性向好,生态建设是成功要诀
- 如何网购到放心化妆品?咋举报假药?专业人士支招聚焦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规划③
- 法官|理性下单,诚信履约!丨民法典在身边
- SheIn|超越亚马逊!Shopee成为2021年购物应用全球下载量第一,SheIn第二
- 许愿季|凯德“许愿季”欢乐收官 融合线下线上打造一体化购物体验
- 东南亚地区|2021全球购物应用下载量冠军:创始人来自天津,打造出“东南亚小腾讯”
- 购物|逛超市也有“窍门”?逛了几十年,你知道如何在购物时省钱吗?
- 应用|Shopee和SHEIN成2021年购物应用全球下载冠亚军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