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双十一众生相
文章插图
文 | 光子星球,作者 | 吴先之,编辑 | 王潘
自2009年诞生起,双十一已经走到了第十三年。
虽然双十一早已不算新鲜事,但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这仍然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狂欢。
自9月开始,在东莞市做服装电商的陈铭就开始为今年的双十一备货,他原本预期是与去年销量接近,10月底第一批货到库以后本以为可以撑到11月11日的前一天,但是11月仅仅过去2天在天猫就已经卖掉了一半,他正在为接下来几天可能面临无货可卖而发愁。
在广东另一地级市,凌晨3点一家代工厂灯火通明,它正在为一个化妆品牌昼夜加班。刘璐是甲方供应链成员,她为了备货最近住在厂里,紧盯排期与核验质量,如果是不了解内情,根本看不出来她其实是“督工”。
早前618初战告捷,刘璐所在的公司全渠道有六成来自天猫,由于“今年预售期提前了一些,我们担心库存太少”,因此整个团队都绷紧了神经加班。自9月以来,像刘璐这样加班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并非所有商家都能跻身于热闹之中。也有一些商家,并没有在双十一的大潮中,成为弄潮儿。
来自福建泉州商家的张毅,便是其中一员。转战某主打性价比的平台后,他店铺的商品一度通过刷量销量过万,但随着平台监管趋严,刷量也成了无底洞,盈利变得遥遥无期。
他们没有报名双十一活动。
张毅这样的商家并非个案。伴随着新兴平台纷纷杀入电商领域,一些商家冀望于通过换平台来博取红利,但由于没有花心思在硬实力的提升上,短暂的红利期过后,他们的计划逐渐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一些年初刚蜂拥涌入内容直播平台的带货主播也发现,平日里被众人追捧的白牌,甚至自己也不知道来路的商品,无论用什么话术,老铁们都不再一边吼着666,一边下单了。
他们仿佛成了节日大促的绝缘体。谁也不知道是双十一遗忘了他们,还是他们忘了双十一。
甚至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也感受到了寒意。
伴随着新消费有所降温,部分“新品牌”也在投资人压力下,有意识地缩减营销预算。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营销预算一降,销量下滑的更厉害。他们说不出具体原因是什么,他只是发现“有的同行粉丝粘性很高,这是靠广告也买不来的”。
双十一之际,不同商家的分化,正反映出行业的深层次变化。作为连接品牌与平台的桥梁,电子商务综合运营服务商若羽臣的相关人员告诉光子星球,随着流量成本上涨,以及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触顶,全行业都在从增量思维向存量思维转变,从存量中挖掘增量,复购、沉淀品牌问题变得越发重要。从前大家关注的GMV思维,正在向更长期的CLV(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思维转变。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双十一。相比往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豪气淡了,人们不再只为数字“上头”而是埋头经营本身;平台间也不再揶揄与对标,更多是关注如何帮助商家提升经营水平。有人感受到寒意于是坐下观望,有人觉得时来运转于是快马加鞭。
谁被双十一抛弃?即使是在双十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到钱。有繁华就有落寞,今年双十一,最难熬的是一些商品来源不清、质量不佳,而运营上沉迷买量、刷单、价格战的商家与品牌。
某直播平台主播林含最近上播精神状态不佳,没怎么蹭上双十一的热度不说,就连直播间人气也越来越低。当我们私下询问其带货情况时,她无奈地表示销量不太好。
“优质品牌不赚钱,越是质地差的品牌利润越高,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可能因为带的货几乎没有优质品牌,在双十一品牌大促面前,她的产品顿失颜色。
推荐阅读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公告|快手: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深化治理公告
- 调研报告|易观2021输入法调研报告出炉,讯飞输入法口碑、用户增速双丰收
- 国货|为“中国创造”买单!天猫双11,曹县汉服领衔五大国货产业带“出海”
- 生态|微信十一年,到底改变了什么?
- 2.0|中国银联手机闪付2.0正式发布:双击即用
- 双随机|到2022年6月底河北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