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lesforce:千亿市值SaaS帝国是如何造就的?( 三 )


为了扩充平台产品,Salesforce先后推出了为开发者提供培训、认证和交流服务的社区Trailhead(2014年),APP应用程序创建工具Lightning(2015年),B2C整合营销平台Customer 360(2018年)等。作为公司生态内重要的连接型产品,Customer 360可以打通销售、营销等垂直模块,创建统一的消费者ID,串联消费者跨渠道的触点记录,构建消费者的统一视图。
作为SaaS鼻祖出道的Salesforce,将自己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去年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协同办公。至此,它的版图已经涵盖了商业办公所覆盖的几乎所有领域。围绕着规则引擎、开发环境、敏捷开发、集成工具和新技术应用等核心功能,Salesforce不断丰富着SaaS应用、PaaS产品,打造了完整生态圈。
pSalesforce:千亿市值SaaS帝国是如何造就的?
文章插图
03
Salesforce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Salesforce从中小客户CRM市场切入,开创了SaaS先河。彼时Oracle、SAP等厂商对租赁式收费、高标准化的SaaS模式很不屑一顾,放任Salesforce在中小企业SaaS赛道上狂奔了9年。
直至2020年,Salesforce市值超越甲骨文,宣告了SaaS对传统软件模式的胜利。
Salesforce早在2003就设立了亚太地区市场,覆盖中国等国家,但是Salesforce在国内一直“水土不服”,其产品本地化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尤其很多跨国企业使用Salesforce的体验一直落后全球市场。
2006年,Salesforce正式开始涉足中国市场,由于当时中国B2B市场不成熟,传统ERP需求不高,Salesforce发展举步维艰,鲜少有企业买单。
根据“甲子光年”调研,Salesforce在中国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暂、销售成本过高,吞掉了利润、标准化的理想最终只能走向定制化。
2015年,中国SaaS元年,大量创业者和资本涌入to B领域,大量的媒体报道让to B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相较于已经成熟的Salesforce,资本反而更看好中国新生SaaS企业。
目前,国内SaaS企业大都呈现各自发力的状态。
中小企业、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布局To B服务,各自针对细分市场研发产品,不管是通用SaaS领域:ERP、HRM、CRM、协同办公,还是垂直SaaS领域:医疗、工业、金融、教育、汽车等等,每一细分领域都存在SaaS企业。
就国外经验来看,在行业初期,不成熟必然会出现那种粗放含糊和大幅交叉的面貌,随着市场进阶,一个SaaS产品,要么清晰定位于其中一个细分品类,横跨也不超过2-3个细分品类。
可见,SaaS企业要想迈过成熟度门槛,必然要有一个被用户认可的细分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