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女性内衣国产新品牌强势霸榜,行业规模5年暴增300亿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女性内衣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新。
这个双11,内衣销售榜上几乎都是新品牌面孔。11月1日0点—24点,Ubras、蕉内分别拿走内衣品类成交第一、第二名。
新品牌甚至火出海外。据天猫淘宝海外双11数据:在出海增速最快的十大国货服饰品牌中,内衣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NEI WAI内外、奶糖派、Ubras、蕉内、有棵树,中国新生代内衣品牌出海集体爆发,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部实现超100%增长。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国内内衣市场已从性感至上、以钢圈聚拢功能为王,转化为在无尺码、无缝、大/小胸专用款等细分领域均有品牌重点布局,不仅能够符合不同消费需求,更使得市场进入一轮深度洗牌。
新品牌来势凶猛,吸引来大量资本入局的同时,传统内衣品牌的营收则放缓甚至下滑,在年轻人心目中沦为“老旧品牌”。
新品牌获资本青睐
“事实上,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内衣市场都较为单一,这与行业的整体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已有多年从业经历的内衣设计师阿璞(花名)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道。
从前市面上的内衣都强调上托、聚拢功能,但钢圈技术却有限。“内衣钢圈的存在,其实是为了区分胸部和胸腔的轮廓线,但很多钢圈的形状不仅没有依据各种不同身材区分开来,还用了较硬的材料,因此,一些内衣的钢圈与消费者胸部轮廓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内衣的穿着舒适度。”阿璞表示。
这与传统内衣企业“强渠道、弱用户”的销售模式有所关联。“传统内衣企业以线下铺店为主,与经销商沟通的机会远高于消费者,而经销商的采购选择也影响着企业对市场的判断。”阿璞进一步分析,这导致了产品研发与消费者之间的割裂。久而久之,内衣企业只会在原来的产品款式中打转。
触动内衣行业转折点的,还是企业。
阿璞回忆,2010年时,某内衣企业推出了一款内衣,将内衣中原本应独立出来的钢圈与罩杯进行了压合。推广过程中,企业着力强调产品舒适性,这与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一拍即合。
该产品爆红同时,业内风向也随之转变。同一时期,社交平台的发展,也让消费者对内衣的多元化需求有了发声渠道。
内衣行业就此迎来爆发期,新消费内衣品牌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2012年,主打舒适内衣的品牌“内外”成立。2015年,阿璞与合伙人联合创立大胸内衣品牌奶糖派。蕉内、Ubras、ForDearMe、里性、素肌良品等品牌则在2016年集中成立。
区别于传统品牌主打的大众款聚拢型内衣,上述新品牌均瞄准细分人群需求,分别推出了无缝内衣、无尺码内衣、大/小胸内衣等产品。
文章插图
(图源:视觉中国)
诞生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内衣新品牌,天然更贴近年轻消费者。
传统内衣品牌主要通过加盟方式大规模开设线下店铺引流,新品牌则在流量聚集的线上开设店铺,减小拓店与库存压力;年轻人们不再崇尚刻意塑造的性感,新品牌则在推广过程中处处强调自由、舒适与健康。
更重要的区别在产品研发环节。新品牌主要采用DTC模式(direct to customer,指品牌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在研发生产环节与消费者有更密切沟通。以奶糖派为例,奶糖派从成立之初起就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入的胸型研究,总结出圆盘胸、半球胸和木瓜胸三种代表性胸型,并开发出对应的不同杯型内衣。
另辟蹊径的新品牌市场表现亮眼,频获资本青睐。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
- 软银|孙正义再次出手,国产企业获百亿投资,欲打造另一只“独角兽”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
- 品牌|亚马逊全球开店公布2022年战略:多元化、本地化、品牌化
- 趋势报告|2022年,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新的商业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