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今年双11为什么不用熬夜了?谁在改变双11“游戏规则”( 三 )


文章插图
博西中国负责京东渠道管理的高级总监张崎表示,之前双11,博世和西门子的成交额0点后增长曲线会非常集中,高峰一般出现在凌晨1点之前;今年双11,成交额高峰同样出现在大促开始后1小时。
复盘双11进化史,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游戏规则的改变是,双11购物狂欢节的时间从1天延长至18天。
从2013年开始,双11产生的包裹量正式进入以亿计量的阶段,“爆仓”成为令各快递公司头疼不已的事。2014年,针对双11“一天抢购”带来的各种后遗症,京东决定将6.18这个和双11对标的狂欢购物节促销时间定为18天,消费者不用在一天内抢破头,商家、仓储、物流也没那么大压力。
这一改变,各电商平台跟风效仿。
促销提前到晚8点,是双11促销“常规动作”又一次重大改变。
在双11大促中,除了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电商、苏宁易购外,还有众多线下参与者,每家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为了发展用户愿意投入更多现金,有的为了限制竞争对手,宁愿自己不赚钱。这场博弈既复杂又难测。与其身陷这种类似于囚徒困境式的降价促销的内卷中,还不如淡化营销,突出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不约而同选择在消费体验上下功夫。提前4个小时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双11体验:消费者抢购更加从容、收货更早;品牌方有了更长尾的增长曲线;仓储和物流端反应也能更加及时,8点一过就能让商品开始流动,多数都能在次日一早送达。而京东中心运营部负责服务资源统筹的姚璐捕捉到一个明显变化:来自中老年用户和企业用户的咨询订单明显变多了。
而消费者用脚投票意味着,谁能呼应消费者需求,谁能在这场游戏规则的变化中最早改变,改变得最为彻底,谁将赢得主动权。
消费互联网从来没有永恒的王者,这里向来是一个求新求变的战场。这次变化不会影响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但却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存量时代的竞争,提高服务体验,争夺新兴用户,成为关键一仗。
而这种服务体验提升的硬核支撑,在于电商平台的基础设施能力。京东发面透露,为了这场“晚8点战事”,京东进行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讨论和全力筹备。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从0点到晚8点,这场流量峰值时间的迁徙,需要重新调度京东供应链平台上的“千军万马,所有的系统设置,需求预测、仓储规划、物流等都要为提前到晚8点而改变,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
从商业竞争上说,这样一场酝酿已久的晚8点战事,无非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
4.新老较量:与直播电商的“又一局”
事实上,竞争从来没有从双11的战场上退出,它只是随着市场、政策、新技术等各种要素的改变,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在电商平台发起的这场“晚8点战事”中,直播电商这股新兴力量继续以爆发之势与电商平台争夺流量,并且由此挖掘巨大的增量。
直播电商经历2016-2018年三年的沉淀,2019年迎来爆发期,直播成为平台延长用户时长、提高营销转化的普遍方式。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行业内主播的从业超过120万人。
电商|今年双11为什么不用熬夜了?谁在改变双11“游戏规则”
文章插图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直播”相关企业39.3万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册相关企业26.4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30.4%,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直播电商跳过中间商,链接工厂与消费者,直接缩短供应链环节,让行业迅速从单纯的流量红利挖掘过渡到对整个生态的红利挖掘,通过供应链渗透不断实现新的增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