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个“双十一”,你被营销短信“轰炸”了吗

“每天收到很多促销短信,删都删不完,很烦。”11月7日,北京某外资公司职员李丽(化名)向《法人》采访人员抱怨道。采访中采访人员发现,今年“双十一”前后,和李丽有着同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有被访者表示,从“双十一”前一个月开始,营销短信就变得频密起来。
其实,早在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规范电商平台“双十一”短信营销行为召开了行政指导会(下称“指导会”)。会议要求,电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不得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指导会的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大的电商平台作出了积极反应,但也有不少商家对指导会不太“感冒”,在群发促销短信这件事上,依旧我行我素。
营销短信扰民
“以前也经常收到这种促销短信,当时正是对网购感兴趣的时候,所以我会点开看看推销的是什么产品,优惠力度大不大。但是最近这类短信越来越多,删都删不过来。”11月8日,家住北京通州的张女士告诉采访人员,有时候都是深夜了,手机还在不停地响,特别影响心情,索性就把短信提示音关掉了。经过张女士允许,采访人员看到她收到的一些短信内容很相似:商家的名号、产品的优越性、折扣的力度、店铺的链接。“短信来自不同的商家,我又不能一家家打电话去投诉,真不知该怎么办。”对于营销短信带来的困扰,张女士显得很无奈。
喜欢户外运动的孙皓宸对此也深有同感。孙皓宸是北京一家传媒公司的高管,平时喜欢运动和钓鱼。他向采访人员表示,他收到的营销短信,大多和自己的爱好有关,“推销冲锋衣、登山鞋、钓鱼装备的短信一个接一个,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22条。”孙皓宸对采访人员说,给他发短信的,大多来自曾经注册过会员或购物过的电商,还有发烧友俱乐部,“听说相关部门对商家加大了监管力度,没想到今年这样的短信一点不见少,根本没有收敛的迹象。”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个“双十一”,你被营销短信“轰炸”了吗
文章插图
【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个“双十一”,你被营销短信“轰炸”了吗】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23名手机用户,粗略统计了一下,从10月30日到11月10日的12天时间,23名用户中,收到营销短信最少的13条,最多的56条。可见,营销短信给很多人都带来了困扰,以至于有人因短信太多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信息。
无法拒收和退订
采访中采访人员注意到,很多人之所以收到营销短信,除了“双十一”集中促销外,很多是因为曾有过网购经历,个人信息被记录了下来。
“今年夏天,我在网上买了一对哑铃,没几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商家问我要不要买拉力器。我问‘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对方说因为我购买过他们的商品。”对于营销短信和电话的骚扰,孙皓宸表示很气愤,也很无奈。
近日,某电商平台官网客服人员向采访人员透露,消费者下单后,商家会自动将消费者认定为店铺会员,有些店铺就会给收件的手机号码发送营销短信。采访人员查询自己的电商购物记录发现,下单时是无法自己勾选是否愿意接收短信的。
“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明显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是不被允许的。”北京京讯律师事务所战略部主任金仲兵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张女士告诉采访人员,她曾和一家经常给她发短信的店铺沟通过,店铺客服说,收到短信时回复TD,就可以退订短信,“可是,我按客服说的操作,并没有退订成功,短信该来还是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