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收益12%还保本?投资“流量神器”暗藏风险( 二 )


“从合同的履行情况来看,法院受理的多起涉及‘回购条款’的同类案件中,均因回购条件约定不明、公司拖延、公司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兑现回购承诺。”可见,当投资者在签订合同时如发现合同条款带有“回购”含义的表述,应提高警惕,谨慎签约。
同时,公司的高收益及变相保本承诺,存在构成刑事犯罪的潜在风险。例如本案中,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二维码等公开宣传、推介公司的投资项目,宣传内容包含高收益以及变相保本承诺,已存在构成犯罪的潜在风险。
法官介绍,该案中,因被告公司在诉讼过程中提交了案涉智能设备投放运营、支付投资者前期收益等相关证据,所以本案按照合同纠纷进行处理。如公司因投资项目引发的民事诉讼、执行案件尚未了结,在已无法按期支付收益及履行回购义务的情形下,仍开展相关宣传、推介行为吸引投资者,则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等刑事犯罪。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高健 通讯员 耿瑞璞
编辑 王海萍
【 公司|年收益12%还保本?投资“流量神器”暗藏风险】流程编辑 吴越

推荐阅读